二十七日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9.27《農九月‧初四》
【靜思小語】造福人群,也為自我牽起福緣。
播善種,起善效應
鳳凰颱風九月十九日過境菲律賓,造成淹水災情,慈濟人於馬尼拉發起急難救助及「以工代賑」清掃街道;清掃工作迅速圓滿,讓志工能安心投入海燕風災災區簡易屋搭建工程。
鳳凰颱風為馬尼拉帶來一個月的降雨量,馬利僅那市淹水達一人高;當地志工表示,以前淹水總是長達一個月才會退,現在三天就恢復乾淨,是因為二○○九年凱莎娜風災後,居民在慈濟人帶動下已具備環保概念,淹水後也能依照步驟清理環境之故。
早會時間,上人欣言:「佛法不離世間法。因為世間多苦難,菩薩進入人群救苦;五年後的鳳凰颱風,雖然帶來風雨,卻更顯發人間大愛光輝。」
菲律賓慈濟人昨天開始,陸續發放白米給鳳凰颱風受災的七千戶家庭,前置作業由陳嘉琳師姊帶著本土委員家訪、發物資卡。其中,慈友師姊與惟森師兄這對同修道侶,是凱莎娜風災後萌芽的本土慈濟種子。他們原本生活極為貧苦,與父母、兄弟姊妹等六個家庭共二十七個人,擠在七坪大的危樓裏生活,逢雨必淹;慈濟菲律賓分會協助四戶本土志工重建危屋,他們是其中一戶。
八月底新居落成,宛如整個貧民區的大喜事,惟森師兄感動表示,靠他自己的力量,即使工作十年不吃不喝,也無法住進這樣的新房子。村長說這是惟森師兄一家好心有好報。
「凱莎娜風災後,許多鄉親因為感動而投入的本土志工,平時造福人群,也牽起福緣,故有得到救助、安定生活的因緣。」上人表示,生活困苦的人願意投入志工、付出力量、這分愛非常可貴。
知人性,真誠教育
慈濟大學、技術學院師生善用暑假,到十四個國家進行交流活動,今入精舍分享心得。
「社會之苦,苦在心靈不滿足。現代人愈是有福,愈多不滿足;思想愈是複雜、心愈是打不開,以致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糾纏。」
二○○八年緬甸納吉斯風災過後,慈濟人走入災區,看見因校舍毀損,不同年級的師生在同一個大空間上課,學生們仍能認真聽課。上人表示,老師的定力以及孩子的求學精神,實為難得。
「家境困苦的孩子知道唯有讀書,才能改變未來;有知識,才能提升生活環境。反觀都市裏,被愛受寵的孩子不曾吃過苦,很多人內心卻不快樂。」上人期許慈濟教育志業體的師生,能真正深入人性,帶動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