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爸爸的眼睛
撰文、攝影•余自成

他們逃離敘利亞,非法入境土耳其,
只為讓孩子擁有光明的未來……
「等一下,爸爸呢?爸爸要坐在我旁邊,不然爸爸會看不見!」在敘利亞籍志工的扶持下,先上車的七歲
敘利亞難民小童阿里(Ali)不安地說著。
六月二十三日下午六點,志工們開著九人座廂型車,停在伊斯坦堡阿爾納武特市的中央公車站牌(Arnavutköy Merkez),等候剛做完生意的父子檔,我們將一起搭車去他們家拜訪。
阿里的父親阿拉丁(Alaaddin)雙目失明,下車時,阿里迅速把他的小手當成爸爸的安全帽,就怕爸爸撞傷頭;接著急忙跳下車,牽著爸爸的手,一步步地爬上一間老舊公寓的頂樓。
樓梯間走道狹窄,階梯不太平整,牆壁潮溼,光線陰暗,同行的志工歐薩瑪(Osama)說,連明眼的他都覺得爬上樓很吃力,更何況阿拉丁,每天要如何面對這困難的課題。
等爸爸在客廳坐好,阿里迅速地到臥室,把在媽媽懷抱中、不到一歲的妹妹抱出來,為我們介紹他的家人。
阿拉伯世界的婦女,在有異性訪客到訪時,一定都待在房間,不能被陌生男眾看見。這也是男性志工們只能在男主人下班回家後,才能家訪的原因。
阿拉丁這家人,是慈濟在土耳其每個月照顧的七百三十二戶特困戶之一。三年前,他們從敘利亞偷渡來土耳其;阿拉丁說,很感謝一路上得到許多貴人相助,加上土耳其的憲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雙眼失明的他,能為孩子們的未來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每天,阿里陪著爸爸在街頭賣水、賣紙巾;父親以行動告訴孩子們,人窮但志不能窮。
聽著、聽著,我的淚水當場滴溼了相機的觀景窗。要不是為了孩子們,沒有人願意冒死逃難到異鄉;每
戶敘利亞鄉親的故事,令人鼻酸,也因此讓我們戒慎無常人生,更衷心感恩娑婆世界覺有情。
 |
敘利亞籍慈濟志工拜訪慈濟照顧戶阿拉丁,與孩子們閒話家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