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走過人間
▪ 撰文、相片提供‧徐敏嘉

人生不會倒退,一定要把握當下的美好。」
二十一歲的徐維駿,臨終捐贈器官,挽救了五條寶貴生命,
他的心臟仍在世間跳動,
美好的笑臉永留在摯愛人的心中……
我的弟弟維維今年二十一歲,就讀臺南崑山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二年級。他因為讀書搬到臺南,經常主動與家人通電話或視訊聊天;貼心又有責任感,對長輩敬愛、孝順,待人接物也十分和氣。
熱愛生命的維維,喜歡旅行和攝影,他說:「人生不會倒退,一定要把握當下的美好。」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他拿著相機,記錄每一個幸福時刻。
維維有一顆柔軟的心,經常省下自己的零用錢,只為了買罐頭給學校的流浪狗吃;因此狗兒看到他總是興奮的搖尾巴膩著,享受維維最純粹、無私的愛與關懷。
他就是這樣一個純真、活潑又開朗的大男孩,不僅學業成績優秀,每學期總能領取獎學金,還不吝於與同學分享讀書心得,是同學間的「小老師」。
病床上的三滴淚
今年四月五日傍晚,我和維維一如往常的通電話,他說晚一點要出門吃飯。晚間九點半左右,學校教官突然來電,說維維發生車禍!
得知訊息的當下,我們一家人簡直嚇壞了。爸媽立即從新竹搭高鐵末班車南下,趕往臺南成大醫院;我和妹妹伊嫺在家中左思右等,始終等不到報平安的電話,焦慮與擔憂慢慢襲捲心中,我在內心吶喊:「不可能!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在維維身上!」
午夜十二點半,忍不住打電話給媽媽,得到的回答卻讓我們陷入更深的恐懼,「維維還在加護病房觀察……」那晚,是我人生最漫長的一個夜晚,徹夜輾轉難眠,覺得時間過得好慢,連空氣也彷彿凝結了。
凌晨三點撥電話給爸爸,聽到他沈重的聲音:「一早立刻到臺南!」我和妹妹實在捱不到天亮,打電話請姑姑來接我們到新竹高鐵站。我和妹妹默默收拾行李,一塊兒走到附近的土地公廟,祈求土地公公能保佑維維平安。
在疾駛的列車上,我精神恍惚,任由眼淚汨汨流著,淚痕布滿整張臉龐。期間,爸爸撥了三次電話催促:「到了沒?可以快一點嗎?」我心裏愈來愈忐忑,「難道維維撐不過了嗎?」只能雙手合十不斷呼喊各方神祉幫助維維脫離險境。
上午八點五十分終於抵達醫院,見到焦急等待的爸爸,他紅著雙眼、流著眼淚說:「快!快進去看維維。」我和妹妹消毒雙手、穿上隔離衣後,走進外科加護病房。看到維維安祥、平靜的躺在病床上,就像平常睡覺的樣子,我們實在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醫師表示,維維的情況嚴重,「就算順利出院,也是終身臥床的植物人。」
我輕輕叫著維維,告訴他不用擔心,我們都在他身旁;此時,維維留下了第三滴眼淚——第一滴眼淚是剛送到醫院時,臺南的張叔叔靠在維維耳邊輕聲說:「不要怕!爸爸、媽媽已經從新竹來看你了」;第二滴眼淚,是深夜十二點多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所流下的。
從加護病房出來,我立刻上網留言給「熊寶貝樂團」——那是我和維維都很喜歡的地下樂團。我請求熊寶貝樂團的主唱「餅乾」,用音樂的力量幫弟弟祈福;她一口答應,並要我們保持聯繫。
第二天情況更惡化了,醫師表示維維傷到腦幹,連植物人的資格都沒有,僅能仰賴呼吸輔助器維持生命。幾經討論,媽媽在會議室顫抖著雙手、眼淚如決堤般,一筆一畫填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心痛的接受維維即將離開的事實。
崩潰痛哭的我,隨即撥給「餅乾」,她柔聲安慰著:「一切都交給上帝吧!祂會好好照顧維維。」過了三個小時,她傳簡訊告訴我,已經錄好一首歌曲「天使」要送給維維,並發布到網路上。
感恩人間處處有溫情
在成大醫院期間,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人間處處有溫情。感恩成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關懷與體貼;爸媽在臺南的好朋友們,日日不辭辛勞到醫院陪伴,溫和的叮囑、呵護,讓我們提起精神去面對未知的明天。
感恩維維的母校——新竹忠信高中的高天極、汪玉風和汪智萍老師,真摯的關懷與付出,我們已經沒有辦法用一句簡單的「謝謝」表達。還有維維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們,不畏路途遙遠,親自到醫院呼喚維維,更在Facebook上發起為維維祈福的活動。
 |
〔圖說〕徐維駿的大學生涯過得精彩,即使在外地讀書,天天與家人保持聯絡,也常利用假日回家陪伴爸媽、一同出遊,共享天倫。 |
大二時,維維認識了上帝,回家總會分享教會活動、聖經裏的詩篇及善念;只是孝順的他惦記著自己是家中獨子,擔心受洗成為基督徒,可能讓爸媽不知所措。
在醫院裏,爸爸泣不成聲表示要完成維維的心願——感恩臺南美好教會的林牧師,在最後這段時間幫維維受洗成基督徒。
最後,我要感恩慈濟大家庭的法親之愛。我們和慈濟的因緣,起源於媽媽的國中老師——許玉鳳。三十多年沒見面,兩人於今年三月有了聯繫,許老師邀媽媽一起做慈濟,也因此牽起了密不可分的緣分。
維維出事後的第三天,四月八日媽媽打電話給許老師,尋求生死的疑惑與解答。老師輾轉聯絡臺南林金拔師姑。師姑溫柔陪伴並安慰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與死的階段,維維在這短短二十一年的生命中,結下這麼多好緣,難能可貴,也是最好的善終。他已將人間的功課完成,必須去完成下一個階段的任務,我們要放寬心祝福他。」
 |
〔圖說〕二○一○年高中畢業前夕,徐維駿穿著燕尾服於畢業舞會上開舞,奶奶逢人便分享:「我們維維真的很厲害,超帥!」 |
即使無法一一詳述,我們一家人永遠不會忘記大家的溫柔膚慰與關懷。因緣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是維維將善緣牽引在一起。
五個重生希望
維維共捐了四個器官:心臟、肝臟、胰臟和兩枚腎臟。我們陸續收到這五位受贈者的感謝卡;我相信,維維的愛不只是給這五人,而是給了五個家庭。
因為爸媽的捨得和維維的大愛,讓病患擁有全新人生,我很替他們開心,也深深思念著親愛的弟弟。爸爸常說:「會笑的臉,和會跳動的心臟一樣重要。」所以我要謝謝你們帶著笑臉祝福維維,讓維維的心臟持續跳動,愛與關懷因而延續!
感恩金拔師姑從臺灣到中國大陸,不斷分享維維的故事,讓世人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我相信在天堂的維維一定很開心,因為他還為深愛的世界持續付出。正因為世界有愛,才讓人有努力生存的勇氣。
生死轉捩點
維維曾在電腦中留下一段話:「爸爸、媽媽靠著擺麵攤,賺取微薄的收入撫育我們,我一定要認真讀書、努力爭取獎學金,畢業後好好孝順父母。」爸爸看完後,躲在房間內掉淚、嘆息,久久無法開口。
如果我和維維都是佝僂老人,對於他的離去,我或許能夠淡然處之;但只要想到接下來幾十年的人生,再也看不到最親愛的弟弟,窒息般的痛苦和心碎又緊緊攫住我。有時候,會以為是電話或網路壞掉了,才會一時無法聯絡上維維。但事實證明,維維的「死亡」是存在的——就像媽媽拿出戶口名簿辦事情,只要看到維維的名字被劃去,就忍不住鼻酸、心痛。
直到有天整理東西時,看到維維在高中一年級寫下的讀書心得,他引述《你是我不及的夢》書中,王鼎鈞先生的一段話:「人們都忌談死,其實無論對於生者或死者,死都不是一切的滅絕。正因為有死,生命才顯得可貴。『生』,使生命建立了;『死』,使生命完成了。
每次看到醫院裏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而黑紫著唇的孩子;或因接受放射性治療而禿頭的癌症小患者;甚至那無辜地承受母親愛滋病毒的幼兒。我都想,當他們知道自己可能不久於人世,會不會也發展出自己小小的『死之哲理』?
每個面對死亡的人,都會成為死的哲學家。槍林彈雨中的戰士、監獄的死囚、絕症患者,都會對生命有一番感悟。問題是,我們每個人不都是世間的死囚、生命絕症的病患,乃至於『生之戰場』衝鋒的戰士, 何必非等到瀕臨死亡,才建立我們的哲學?
如果『生』如同攝影的曝光,經過死亡暗房的沖洗,會有永恆美的呈現;那麼攝影取景時,是否先想想沖出來能有怎樣的效果?」
當年的維維才十六歲,對於生命,卻看得比我們透徹、坦然。他寫下了:「我體會了,面對生與死,莫慌、莫急、莫害怕,生與死只是另一個轉捩點。」
維維,讓我們一家人更明白自己存在的價值。他離去的傷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沖淡,但血濃於水的親情。以及二十一年的幸福時光,永遠都不會消散。
 |
〔圖說〕徐維駿年輕的生命乍然而逝,透過器官捐贈,讓五個人重獲新生。他的愛與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在人間延續。font> |
●
維維,謝謝你的陪伴與鼓勵,讓我們更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其實我們已經很幸福了,只是無常先到而已。你曾經說過:「只要心在一起,心愛的人就永遠不會分開——我們是永不分離的一家人。」是的,你永遠都在我們的心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