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上工先上課——環保走入工廠 台商老闆帶頭做
【城市現場‧大上海 昆山、嘉定】
◎撰文‧李委煌 攝影‧顏霖沼
近一年來,將環保帶入工廠這股風潮,
吹入大上海地區十多家台資企業;
不僅減少垃圾處理成本,也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地球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此時,
多影響一個人改變觀念、改變習慣,大環境才有改善希望。
今天,工廠變成學堂,
他們的身分不是老闆與員工,
而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們,
一起為永續環境而學習。
這堂生活環保課的影響力,
就在千百位員工舉手之勞間發生……
清晨七點,江蘇昆山加工出口區寒風凜冽。雨微天濛,男男女女或步行或騎車,瑟縮地朝著同一方向魚貫前進;當一波波的人車,以各自的節奏呼嘯而過,整個路面似乎也隨之微顫起舞。
這天,作業員們來到工廠,發現氣氛有些不同——老闆沒讓他們立即上工,反而請他們先坐下來「上課」。
幾位身著整齊制服的志工,拿出寫有「衣物」、「衛生紙」、「電池」、「塑膠瓶」、「一次性竹筷」等物品的頭套,徵求十人上台戴上;然後再就他們所了解,選擇站往「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位置。
只見這十人一陣搔頭疑惑,不知該站到哪一邊;在答案揭曉前,志工詢問:「覺得使用免洗竹筷衛生的請舉手」、「覺得不衛生的請舉手」……
「回收五十公斤的紙,等於救了一棵二十年大樹」「回收一個鋁罐,等於節省三小時電視所耗電能」「小小一顆電池埋在土裏,會讓一平方公尺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
連番分享後,大家或發愣或思索著,很難想像自己的生活習慣會與環境發生如此重大關連,甚至攸關地球存亡;幾位來自外省偏遠鄉村的員工,連「環境保護」或「全球暖化」都不曾聽過。
把工廠變成學堂的這股風潮,近一年來吹入大上海地區十多家台資企業;每次短短兩小時的課程,卻已邀請數以百千計的作業員們搭上環保列車。
市場龐大,回收各憑本事
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引起全球矚目,有人形容「大陸打個噴嚏,全世界跟著感冒」。然而,所謂「大發展、大破壞」,環保問題也接踵而至。
「隨著人民消費能力增加,大陸每年垃圾量,增加約百分之十六。」從事環境工程逾二十五年、對生活垃圾處理極熟悉的余秉諭表示,大陸土地廣闊,過去彷彿「大到沒有環境壓力」,現在則不然了。
「大陸人口逾十三億,幾占全球五分之一,只要一人丟一點垃圾就不得了。」余秉諭舉例,每年從火車裏丟出窗外的方便麵包裝,至少上億個,吸引拾荒者在火車軌道兩旁撿拾。
「資源回收加工」在中國大陸是一項龐大產業,不只相關企業不斷成長,依賴撿拾回收物謀生的個體戶也愈來愈多。
在昆山市通往企業廠區的路旁,清潔人員一邊打掃、一邊撿拾瓶罐:「這一大袋東西,可以賣一元(人民幣)哩!」人群熙來攘往間,還可見幾位拾荒者也在垃圾桶翻找;甚至有老人守候在路邊喝飲料人們的旁邊,等候撿取一個價值一角五分的鋁罐或寶特瓶。
比鄰上海的昆山市,近年來台商投資熱絡,名列中國大陸「經濟百強之縣」。市內的台商企業少說有四千家,人稱「小台北」,也因此締造出工業化、移民化的地方特色;百萬人口中,有七成是來自各省的打工人潮。
「昆山外來人口成長,像是一次迸出來的!」七年前黃媽易申請設廠,是昆山第一千家台商企業,如今已成長至四千家了。
距黃媽易工廠不遠處,有座垃圾掩埋場,偌大的凹坑已快被填滿;一旁已挖好另一個大凹坑準備接棒。附近一間燒磚的窯場老闆說,之前這凹坑足足有十二米深,讓鎮民傾倒垃圾,但是才八個月左右就快被垃圾填滿了……而這僅僅是昆山市一個小鎮的垃圾。
台商黃媽易說,早年塑膠廢料不值錢,如今由於進口原物料昂貴,某些回收塑膠廢料一噸甚至可賣到兩千至四千人民幣;他的工廠所產生的廢棄塑料,許多廠商都搶著要。
距離昆山一小時車程、位於上海市西北郊區的嘉定區,飛速的經濟發展也不遑多讓。約有千家台商,廠房分布廣散,多屬中小企業規模,有人形容這裏類似台北縣三重市。
嘉定台商葉瑞明在居住的社區觀察到,平日巡迴撿拾回收物的三輪車不下十台;他看過一輛腳踏車,竟載上兩台冰箱、一台電視及一台冷氣;還有一回見到一輛三輪車載著許多藤椅,椅子往外搭接得有如拖車那麼長……
甚至,社區附近有塊土地上被人傾倒了建築廢棄物,竟聚集超過百人拿著鎯頭,鏗鏗鏘鏘地賣力敲著,打算取出混凝土裏的鋼筋或鐵條,「其中還有人拿出『金屬探測器』……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葉瑞明說,即便是工廠內不要的木塊,也是剛拿出來就被人撿走,因為可以當成柴來燒熱水,賣給需要熱水的家庭。
環境嚴峻,惜福教育不能等
回收市場龐大,造就了人們將明顯值錢的鐵鋁罐、金屬線等物品挑出,再賣給回收商換點小錢的習慣。然而,對於「無利可圖」之物,許多人視而不見,更不會隨手分類,導致廢塑膠、廢玻璃直接進入掩埋場,埋下千年不化的惡因;或送入焚燒爐,釋放出有毒物質。
環境危機不只如此,一般民眾不能惜福所造成的浪費,對資源的消耗更嚴重。看在慈濟志工眼裏,不只憂心,更深感宣導環境教育刻不容緩。
台商在上海打拚,大環境條件益發嚴峻。面對原料物價上漲、勞工薪資調漲,以及人民幣升值、勞工短缺、企業出口退稅取消等因素,讓許多中小型台資企業倍感負荷。
黃茂森十四年前來到嘉定蓋廠房,他無奈說:「做愈多虧愈多,但又不能不做……」
黃媽易的工廠約有三百五十名員工,屬中小型企業。他說:「論資金、論技術,都比不過本地企業。在這裏想生存,只有不斷拚命!」
大環境的淘汰競爭,讓外資企業如履薄冰;對內的管理,也考驗著經營者的智慧。
以資源管控為例,工廠裏常會遇到員工浪費紙張、水電和飯菜等情況。為了避免增加垃圾處理費,以往廠方對應的方式就是罰、罰、罰,卻往往造成勞資關係緊繃。
慈濟志工擬定「環保走入工廠」計畫,從台資企業開始推動,倡導少用免洗餐具、節約水電等。
「我們在工廠推動環保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改變浪費的習慣,宣導資源回收的觀念。」志工趙俊淇說。
志工利用工廠上班前或傍晚時間前往宣導,讓員工了解環保理念,進而將之生活化與實際化。此舉獲得不少台商歡迎,將慈濟環保課程當成是「教育訓練」,融入工廠的管理人文。
經營女性內衣工廠的江育珍,希望全體員工了解環保的重要,養成隨手節約的好習慣;因此不惜停下生產線,邀請志工來分享。
志工邱黎美指出,環保「走入工廠」的宣導重點包括——在工廠設置細項回收分類箱、教育員工明辨哪些垃圾可回收、減少使用塑膠袋與免洗餐具、節約水電……等等。
「一個工廠影響所及,至少就有數百人。」因此邱黎美積極號召同業響應。
負責設計活動教案的志工許娟娟,感恩不少台商老闆願意開放上班時間讓志工進入廠區,向員工宣導生活環保。「畢竟,時間就是工廠的成本!」
順手做一點,結果大不同
「走入工廠」課程推廣後,有近二十家廠商落實垃圾分類,甚至將回收物捐給慈濟;也有廠商體諒志工專程來載運回收物太辛苦,直接賣給回收商,再將錢捐給慈濟,作為資助貧童就學的慈善基金。
在昆山經營模具生意的台商杜明書,工廠每月回收的紙板即有六噸重,變賣收益一半作為員工福利金,另一半固定捐給慈濟。
在台商黃茂森經營的金屬類產品工廠服務已十一年的查永森廠長表示,同仁們在生活習慣上的確有些浪費傾向;資訊工程組長王成益坦承過去吃完早餐,杯袋一併丟入垃圾桶,現在會將資源分類回收。「我們工廠有兩百六十人,每人順手做一點,結果就會很不一樣!」他說。
總務課長王德權更見證做環保的好處。「以前工廠回收廢料都是混著賣,現在分類後再賣,價格好很多,每月多出兩千元人民幣的收入!」王德權現在出門買東西只用一個袋子,不像之前「愈多愈好」。
家鄉在江西省偏遠小村的邱園美,二○○六年三月來到嘉定,在台商范揚漢經營的焊接輔具製造工廠服務。「總經理讓我幫忙整理慈濟的相關資料,所以我知道師兄師姊們在推廣環保,無論是分配功能組、策畫回收站、尋找回收商等,都很用心。」
邱園美也參與嘉定慈濟環保站的整理分類活動。「聆聽志工分享,我才了解到,不少災難都是人類污染地球所引起。所以,要搶在前頭去做環保,不要等災害發生後才去做。」
她喜歡吃瓜子,過去常和同事邊走邊吃邊扔瓜子殼,「想說反正有人會掃,就隨心所欲。」但她現在很少在路上吃東西了,就算有,垃圾也不會亂丟;上市場買東西時多自備購物袋;平常也會蒐集瓶罐、紙類等,帶到慈濟環保站回收。
蘇州台商葉時斌在廠內建置環保站,帶動員工學習資源分類;也將慈濟援建甘肅水窖的故事影帶播放給同仁觀看,提示水資源得來不易。
每月環保日,教育價值高
慈濟在嘉定最早設立的環保站,位在台商蕭億振的工廠,去年移往黃茂森的工廠。
蕭億振與黃茂森都出身貧苦之家,國中畢業後從學徒努力做起。蕭億振說,投入慈濟後常有機會參與大陸窮鄉賑災,對於苦難、匱乏之苦感同身受;也將這樣的情懷投入環保工作中,帶動員工提升惜福、愛物的觀念。
在嘉定地區每月一次的慈濟環保日,常可見這些台商老闆以身作則,帶動員工到環保站當志工,整理分類回收物。
「他們都可以,我為何不能?」台商葉瑞明第一次到環保站,發現很多人身為老闆,卻不嫌髒亂,願意彎下腰來做分類;決定帶著家人一起參加,迄今不曾缺席。他也將資源回收觀念帶進工廠,過去他的工廠每週都要處理五桶垃圾,但同仁養成回收習慣後,垃圾量每週減少為三桶,成效顯著。
「我從來不知自己的小動作,也可以為地球盡一分力。」來自安徽的鄭靈,每月帶著孩子到環保站學習。她說,當地許多人還未意識到環保的重要,她更堅定要從自身做起。
孟凡仙來自貴州,她深刻感受到上海的進步神速,「可是貴州老家為何都沒變?」她很想為家鄉做點事。後來發現大陸慈濟志工將環保回收所得用來助學,貴州貧童就是主要援助對象之一,因此她樂意付出舉手之勞參與。「讓家鄉裏的貧童多一分受教育的機會!」孟凡仙說。
●
將環保帶入工廠,不僅減少處理垃圾的成本,也是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大上海地區包括嘉定、昆山、浦東、蘇州等地,均有慈濟志工在推動。
慈濟推動資源回收的初衷,出自單純的「惜福」觀念。在志工眼裏,只要能多影響一個人改變觀念、改變習慣,改善環境是指日可待的。而響應的工廠愈多、每一位員工再把觀念延伸到家庭與社區,終能發揮綿長的影響力。
舉手之勞微不足道,卻能讓地球變好
◎撰文‧萬智莉
記得我來嘉定這家公司工作的第二年,發現老闆范先生愈來愈忙碌,但忙的都不是公司的事情,還經常到外地「出差」。
我心裏就犯疑惑:老闆究竟在做什麼呢?後來慢慢了解到,原來他是去做「志工」。
老闆每次參加完志工活動後,總是找機會把所見所做的事情告訴我們。我終於明白——所謂「志工」,就是用自己的錢、自己的時間,來做有益大眾的事。
我是安徽人,從懂事起,媽媽就教育我們要節儉。我們小時候的衣服,是媽媽一針一線將親戚給的大人衣服改小給我們姊妹穿、之後再給弟弟穿;雖然弟弟是小男孩,可對當時像我們這樣的困難家庭來說,有衣服穿就很開心了。
媽媽每次都會把洗米水留下來洗碗或澆花;雖然沒有冰箱,吃剩的飯也會想辦法保存好,給我們做第二天的早餐。
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孩;可我的性格不像媽媽,做事情的方法也不像媽媽。我不喜歡吃剩飯剩菜、不喜歡穿舊衣服,從來沒想過可以重複利用的東西就不要浪費。就拿我在以前的公司來說吧,複印紙用過一次就丟,喝過的飲料瓶隨手丟棄……
我沒有「節約」的意識,更沒想過我們的生活環境可能因此一天比一天惡劣;更不敢想像有多少和我同樣沒有意識到這點的人,在做著同樣一件錯事。
回想起來,媽媽一直用實際行動在做給我們看;她一定不知道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會讓地球環境更美好。
我看到很多慈濟人用他們的力量,在做這些事:更用資源回收換來的血汗錢,去幫助窮苦孩子,讓他們能夠上得起學、吃得好點、穿得暖點;資助生病的老人,讓他們早日康復……
此後我不再浪費,並用行動來教育我的小孩——惜福愛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
【中國大陸綠卡】
‧人口:逾十三億
‧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四點零七公噸(二○○五年統計)
‧垃圾量:年產量近一點五億公噸,每人每天平均製造0.32公斤垃圾
‧資源回收率:約百分之二十
‧回收政策:強調「節能、減排、降污」,近兩年投入五千五百多億元人民幣推動環保,占同期GDP(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一點二四。有鑑於每天消耗三十多億個塑膠袋,今年六月起將實施限塑。
(整理‧李委煌)
【下期預告】「手」護大地系列之三
街角流動的清新標誌——美國加州
◎撰文‧賴怡伶 攝影‧顏霖沼
英文、中文、粵語、韓文……錯落的招牌在美國舊金山的市街上,標明了其複雜卻又融合的族裔組成;然不論來自哪個國家、使用哪種語言,漫步街頭都能感受到和諧。
舊金山有三成亞裔人口,華裔更達數萬人之多。在這悠閒的市街裏,以台灣移民為多數的慈濟志工,拿著清潔工具不放過一點髒亂,為淨化環境確實努力。十四年來,美化市容的掃街行動,每個月至少一次,已是舊金山街景習常的身影了。
重視環保的舊金山市府,也看到了慈濟志工對於環境的熱愛,因此數年來合作推廣各項環保措施;更進而認同慈濟理念,推薦獲致環保獎項。
即使身在美國這般富裕的國家,慈濟志工依然選擇用腳踏實地的方式來「做環保」。下一期「『手』護大地」系列報導,將來到風光明媚的美國西岸「黃金州」——加州,從北端的舊金山灣區,南行到洛杉磯的喜瑞都,抵達美墨邊界的聖地牙哥,沿著狹長海岸線,觀察這群慈濟志工如何以身作則,讓福中之福的人們更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