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98期
2008-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
  主題報導【「手」護大地系列之二】
  聞‧思‧修
  慈濟42年‧全球浴佛
  出版書訊‧《現代二十四孝》
  慈院志工筆記
  一句話的力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台灣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98期
  甘做傻人 承擔重任——淨無留璃 作育良材

城市現場‧福建  漳州南靖

◎撰文‧李委煌 攝影‧顏霖沼

廢玻璃回收來沉重、收購價格又低,
從付出的勞力和時間來估算,
看來像是傻子才會做的事。
但這群農村居民發揮苦幹實幹的執行力,
以腳踏車和三輪板車搬回一袋袋各色玻璃,
將他人眼中的「垃圾」回收再利用,
減少對大地的傷害。
這分志為環保的無私精神,
連回收業的「同行」也感動投入……


從事回收工作二十年,張良水總是騎著一輛腳踏車四處跟人收購紙板、塑膠等廢料;但他從不收玻璃,嫌它危險、笨重,搬運麻煩,價格又低得可憐。

收來的日光燈管,他會打破取出其中的金屬物料,從沒想過燈管中的有毒物質會因之散逸。

一次路經一戶人家,被屋裏堆積如山的回收物所吸引;他跟屋主詢價收購,沒想到對方跟他說起「環保」。

屋主黃玉英以拾荒為業,鎮日騎著腳踏車四處撿拾,工作時間很長;在家時,她會分類不同顏色的塑膠袋,因為它們的回收價格不同。她夜以繼日做這些事情,只有一小部分收益留給自己,大部分捐給慈濟,作為貧寒學子的助學金。

這分「為人不為己」的無私精神,讓張良水震撼得流下淚來。但是教他傻眼的不只這件事——和黃玉英一樣的一群「環保志工」,還專撿沒人想撿的廢玻璃!

腳踏車、三輪車從路邊、餐廳、診所等,載回一米袋又一米袋的廢玻璃;集中後再以小貨車載送給回收商。這天,經過地磅後算出車內廢玻璃約四點七噸,價值五百二十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兩千三百元)。

這是志工們忙了二十多天的回收成果,僅能補助兩、三位貧寒學子一學期的學雜費。若以付出的勞力與回收金額估算,看來像是傻瓜才會做的事。

面對質疑,志工廖朝仲輕答:「你能想像,這好幾噸的碎玻璃,若傾灑在你家附近的溪邊、樹下或土壤裏,會是如何的景況嗎?」

這群甘願守護大地的環保志工,就住在中國大陸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一個距離經濟特區廈門市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小地方;因為認同環境保護的意義價值,絕對大於市場回收價格,志工忍辱「負重」,從二○○六年十二月至今年四月間,便回收了近五十五噸玻璃,約等於九萬八千多支玻璃瓶。

無「利」可圖,卻有益大地

一對年輕的台商夫婦,與南靖一群婆婆媽媽,組成這支環保隊伍。他們平日在大街小巷撿拾資源,每月一次聚會在「環保站」——台商廖朝仲紡織工廠的車棚做分類。

當地以撿拾金屬罐、塑膠瓶謀生的個體戶頗多;志工發現,拾荒者獨獨不收廢玻璃。原來,漳州沒有廠商使用廢玻璃當原料,自然沒有回收商收購,也因此撿拾廢玻璃「無利可圖」。

當廢玻璃被視為「垃圾」,餐廳的酒瓶、診所的點滴瓶、花農培育蘭花的瓶苗……大量的廢玻璃不是混雜在其他垃圾中,就是被丟棄在河邊、農地旁。經營診所的鄭醫師說,沒有人願意回收,請人來搬運處理也要花錢,索性就棄置著。

位於一處幽僻山谷的垃圾掩埋地,終日慢火悶燒,陣陣焚化煙霧隨風飄散。不少塑膠瓶罐夾雜在廢棄物與星火之間;當然也有玻璃製品,隨著光線望去閃爍晶亮,這讓它贏得「閃色污染」的惡名,掩埋於土裏,可說是「千年不化」。

玻璃永不腐爛,回收再製能減少製作過程中的空氣污染和水污染。但根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統計,大陸廢玻璃回收率僅約百分之十三。因為運送、分色不易,廢玻璃回收加工的成本較高,所以一般玻璃生產廠寧可使用新原料。

然而,每生產一噸玻璃製品,需消耗七百多公斤石英礦、一百多公斤純鹼及其他化工原料、重油和電力;對資源的消耗很可觀。

為減輕大地負擔,也保護鄉親不被任意棄置的廢玻璃割傷,南靖環保志工承擔起「吃力不討好」的廢玻璃回收工作。推動「淨無留璃」方案一年多來,獲得四十餘家餐廳、診所響應,將廢玻璃集中交由慈濟回收。

志工千辛萬苦找到漳州一家回收商願意來南靖載收;回收商將廢玻璃搗碎後,以船運往廣東、山東青島等外省的玻璃工廠,可混入泥土做成建材,或製成器皿及工藝品等。

以可造之材,培育清寒良材

南靖以農立縣,盛產香蕉、龍眼與荔枝等水果。近年政府戮力對外招商,食品加工、紡織等台商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山區交界處溫差大,適合養殖蘭花,於是政府增闢蘭園,邀請台商進駐養蘭。

當地台商花農劉人圠,很清楚在苗瓶培育蘭花與運載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破損玻璃瓶;他曾跟一處蘭園業者宣導玻璃回收,結果載回三點八噸的廢玻璃,了卻商家多年來不知如何處理的大煩惱。

開業行醫的李秀霞說,先生曾經在河邊游泳時遭玻璃割傷腳,她不願見到人們恣意丟棄玻璃,所以響應慈濟的回收工作。

餐廳老闆娘吳曉紅也說,堆積路旁的酒瓶滲液,引來蒼蠅飛舞;還有些拾荒者翻弄垃圾,撿出殘餚、塑膠袋等物回收後,任瓶罐散落滿地,車過瓶碎,害她遭人投訴惹罰;如今志工前往回收,她樂見其成。

志工程素麗的家裏,躺著數十大袋回收玻璃,沉甸甸不在話下。這些是她和王白英、莊國山三人的回收成果;三人時間彈性,能機動做環保。

攜帶著手套與綁線,程素麗騎上腳踏車、莊國山踩著三輪板車、王白英則在旁騎機車慢隨;沿著一家家餐廳收取、一間間診所打包。每個不起眼的玻璃瓶,在他們眼中都是能回收再利用的「可造之材」,都是垃圾變黃金的「慈善基金」。

腳踏車空間有限,頂多前頭一袋、後座綁上兩袋;機車可以多載幾袋;三輪板車最不可思議,他們很有經驗地調配空間,載個十袋不是問題。綁好袋口,三人加把勁兒,一路將東西載回程素麗家。

程家隔壁的金銀玉器加工店老闆娘說,她常見到程素麗外出收玻璃,有時忙到天快黑才回來,然後又蹲在家門前沖洗髒瓶,再將點滴瓶上的塑膠墊與鋁片逐一撬起,依不同材質清楚分門別類。「附近鄰居都知道她在收玻璃,『做善事』啦!」

為了能多拾些玻璃,程素麗也學會騎乘三輪板車。她說,剛開始鄰人不免問她:為何去撿垃圾?一個月可以賺多少錢?

她知道大家對環保沒啥概念,「但若說『可以做善事』就OK了。」久而久之,有些朋友也會幫忙她。即使上市場買菜,她也跟人介紹「回收資源救人」的觀念。

先生魏獻貴說,有人跟他抱怨:怎麼讓太太去撿垃圾呢?他總是很驕傲地說:「我太太做環保,可是在幫助咱們的失學貧童啊!」

做「對」的事情,並不丟臉

高三學生小芬,是慈濟助學的對象。父親四十餘歲,雙眼近乎失明;由於家裏土地被徵收,因此只能在庭前空地種些菜,勉強餵飽自家人。

爸爸感恩志工幾年來對女兒的關懷,「等女兒畢業後賺錢,也要捐錢給慈濟幫助人。」志工跟爸爸說:「不必等到那時啦!你只要響應環保,當下就可以助人了呀。」於是他也在村裏老人家引領下撿拾廢玻璃。他不在意鄰人的眼光,家門口就堆了好幾袋成績。

南靖志工多學佛,個性質樸、拙於言辭,但努力自我突破——拚命做、盡力說,希望讓更多人也能隨手回收資源。他們常常彼此加油打氣:「做對的事,就不怕丟臉!」

因為學習佛法而投入慈濟的黃玉來,是土生土長的南靖人;高齡的父母以及兒子、媳婦、妹妹、外甥、孫子、乾女兒等人,全都認同慈濟,參與慈濟。

黃玉來八十八歲的老母親,受她影響在路邊、河邊撿拾廢玻璃;弟弟在農村裏賣菜,也儘量使用黃玉來回收洗淨晾乾的塑膠袋,減少製造垃圾。

「保護地球,也是為後代子孫造福啊!」公職退休的黃玉來,宣導環保時也遇過他人不領情,寧可將玻璃當成垃圾丟棄也不願回收。但她仍態度堅定,撿拾瓶罐做回收時,從不覺得難為情。她娶媳婦時,喜宴後紙箱、酒瓶等垃圾一堆,看到這些「黃金」,她雙眼一亮,跟親家報備後便全數運載回去……

志工王白英曾為婚姻、親子問題所擾而自我封閉;當她走出來做環保之後,發覺自己不但有能力、也很幸運。「玻璃實在很重,但每次一搬起來,我就忘了累,只單純想著:多撿些玻璃、多做些環保,就可以多幫些人……」

紡織廠作業員張美蓮,剛下大夜班,乘著晨光返家休息;午後醒來,騎上腳踏車,沿街走了三家診所、一間餐廳後,兩、三袋廢玻璃已將車後占滿。張美蓮騎載回家,先簡單分類,再等待志工擇期來載去環保站。

以前擔心被先生發現,張美蓮都偷偷外出;如今不只先生支持她當志工,孩子也會從學校帶回空飲料瓶罐壓扁後給她。親子關係改善了,她想,這可能是因為自己臉上的笑容變多了。

台商廖朝仲的工廠食堂,提供員工午餐、晚餐及宵夜伙食,十年來由宋萍、莊雪揮承包。在廖朝仲分享與邀請下,宋萍、莊雪揮在四年多前加入志工;每天清早到市場採買食材,忙到晚上九點才能休息,她們卻發心利用下午食堂休息空檔,上街回收玻璃。

曾經在寒風夜裏,宋萍見一身影於垃圾筒旁,窸窸窣窣地撿拾著東西,定睛一看,才發現那人是黃玉英;那幅彎腰回收的畫面,久久在她內心呼喚,令她更努力投入環保。

做環保也改變了她們的生活習慣。工廠的餐廳原本使用保麗龍餐盒,她倆做環保後,決定全面提供鐵盤與碗筷,減少製造垃圾。

過去宋萍不吃隔夜菜,買東西也習慣多用幾層塑膠袋,她說:「這樣吊掛在機車上,承載力才夠大。」莊雪揮也說:「以前我採買時也愛多拿塑膠袋,想說不用白不用。現在不敢了……」若是看到地上有小紙片,她也會蹲下撿起回收。

從自身做起,愛護厝邊鄰里

在環保站,志工將各地載回的回收物傾倒出來——乾燥劑、大盒包小盒、瓶蓋裏還有塑膠、塑膠中包藏著金屬……形形色色,種類繁多;想要徹底且正確的分類,實在不簡單。

每每大家七嘴八舌討論的時候,專業的張良水會從旁「鑑識」:「這類塑膠,一公斤四塊錢;那種塑膠,一公斤一塊二……」

張良水是每月環保日的全勤生。過去,他曾為了搶生意跟同行大打出手,甚至也會偷個斤兩占些便宜;參與慈濟環保後,他不敢再做這些事了,因為「誠正信實」是所有志工的信念。

志工宋敏從南靖遷往廈門工作後,延續這分善行,利用下班時間到附近商家回收玻璃瓶。

廈門回收商陳先生說,大陸回收市場看似龐大,但競爭愈來愈多,利潤愈來愈薄。「廢玻璃回收一公斤才幾分錢,單是運輸費就不划算了。」因此除非數量夠大,他才會去收。

經營回收業近二十年的陳先生,從消費發展中看見社會變遷。他說:「以前哪有那麼多飲料瓶?你看,現在物品層層包裝、報紙疊那麼厚……」

文明提升、生活便利,卻未同時提高生活品質;這一點,張良水深有同感。一回他在溪邊沖涼,看見垃圾、車胎、玻璃乃至糞便等穢物,自上游緩緩流下來,嚇得他趕緊逃開,卻還是染上了皮膚病……

根據「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二○○七年元月公布的「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無論在環保行為、環保意識、環保滿意度等評分都偏低,顯示公眾的環保參與度仍不足。

在個人、家庭或社區環保觀念尚薄弱的南靖,志工不談太多「全球暖化」等環保議題,但鼓勵民眾從自身做起,「避免家中老幼踩到碎玻璃」、「讓厝邊鄰里更乾淨更安全」、「回收經費可以作為慈善救人」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一年前,南靖僅有二十位志工,如今人數成長一倍。

有人說,環保志工不過是彎腰出力做最基層的分類回收,根本搆不上環境保護的高度。但從南靖環保經驗觀之,志工在骯髒的垃圾間出入,泰半能了解垃圾分類對保護大地的重要性,進而懂得護惜物命、改變生活習慣與消費習慣;這分謙卑與愛心,正是推動環保的基本態度。

沒有所謂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這句話是重視資源再利用者的座右銘。儘管複雜的垃圾收集、運輸、壓縮、填埋等並不是志工所能處理,但他們願意從自身做起,以行動來告訴大家:玻璃可以是垃圾,但也能因為用心處理,成為珍貴的資源!

環保意識的提升有賴教育,南靖志工更在實做中,點點滴滴發揮影響力。

 

他鄉是故鄉,珍惜在地因緣
◎口述‧廖朝仲 攝影‧顏霖沼

近年來南靖傳統產業日漸式微,
讓我留下來的不是事業,而是那群陪我同行的在地志工——
每每聽見他們分享,認識慈濟後的改變,
再辛苦,我都無怨無悔……

十一年前剛退伍,我從台灣來到漳州,學習化學纖維製作細節,準備承接父親的紡織工廠。當時由廈門駛往南靖的道路正在拓寬,顛簸七、八個小時抵達工廠後,我在漆黑的停電餐廳中,燃著白蠟燭吃完第一頓飯。

儘管在南靖閩南話能通,但一直到結婚前,我都感覺不適應,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裏。

二○○一年十一月,在漳州台商周信一、陳瓊華與王輝雄的祝福下,我交了第一筆善款給慈濟,心中沾沾自喜,認為「這就算是行善了吧!」

接下來的兩年內,王輝雄師兄慢慢引導我認識慈濟。每次慈濟有活動,不論我身在何處,他總會設法通知我參加。很慚愧,我總以「忙」字拒絕。

之後,郭純玲師姊為安徽水災募款到訪;曾美伶師姊、王叔雄師兄為與其他台商結緣到訪;陳州明、紀明傑師兄和我分享到安徽勘災的心得;黃喜三師兄介紹廈門慈濟的起源……看到這些台商企業家放下身段付出,我才驚覺——慈濟並非「閒閒沒代誌」的人去做的,而是一有需要,所有人立刻放下工作,全心投入。

曾經貧窮,感同身受

二○○三年十月,我和太太在慈濟志工的邀請下,前往廈門參加活動。會中,陳州明師兄鼓勵慈濟助學生的一句話:「沒有經過貧窮,人生是缺陷的。」讓我想起早年父親經商失敗,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的經歷。

先祖從福建泉州渡海來台,落腳在台北縣汐止山區。父親常以「山頂囝仔」自稱,也就是這分山區孩子的韌性,讓他能夠白手起家、造就事業;即使是人生最失意的時候,得帶著孩子投靠親友、處處被人防範,他亦不曾讓孩子們挨餓受凍過。

父親年輕時忙於事業,照顧孩子的工作自然落到母親身上。母親是傳統女性,總是逆來順受、默默承受生活的苦;孩子上學後,她便到電子廠工作貼補家用。

求學階段,我對功課提不起興趣,每到寒暑假,父親總要我們兄弟到家中工廠上班。當時覺得辛苦,但又想,能利用假期賺點零用錢,也很不錯。

退伍後,走進父親的事業,才深刻體會到他多年來的辛苦與用心——辛苦的是,頻繁的交際應酬與經營公司耗費心力;用心的是,父親花了近十年走訪大陸各地考察,在南靖設廠後,更用心經營當地的人際關係,為的都是替我們兄弟的將來鋪路。

年幼的經歷,讓我對於能夠幫助成績優異的大陸貧窮學生,感觸特別深刻。我原以為慈濟助學僅是給予金錢援助,其實不然——我看到師兄的開導,讓學生明瞭人生的方向;師姊的鼓勵,讓青澀的臉龐綻放笑容;志工們引導親子互動,為彼此搭起溝通的橋梁。

當祝福的歌聲唱起,兩雙緊握的手在顫抖,生活的壓力與苦楚已隨著淚水落下。此情此景,我的眼眶早已模糊……

愛的成果,辛苦化作幸福

一九六六年慈濟成立第一年,第一位慈善長期救助個案林曾老太太,就是來自福建漳州。而我到漳州經商已十一年,有因緣在此做慈濟,我相信有著殊勝因緣;也鼓勵我持續向前精進。

近幾年來,南靖傳統產業日漸式微,我因此有更多時間投入慈善服務。二○○三年起結合本地的有心人關懷貧窮學生後,也接著推動資源回收。

公司員工食堂長期由宋萍、莊雪揮兩位大姊承包;一次邀請她們參加慈濟活動後,兩位大姊、宋家姊妹與其他蓮友們陸續參與慈濟。而宋萍、莊雪揮兩位大姊,更親身投入環保,幫忙回收玻璃。

由於許多人都未曾謀面,我興起一一拜訪的念頭。大家因為我們的到訪,也邀請其他蓮友到家中聚會;讓更多人了解慈濟,給我很大的信心。去年歲末祝福時,已有八十多人參加。

每每聽見大家分享認識慈濟後,自身的改變,以及夫妻、婆媳、親子關係的轉變;是我最快樂的時刻,再辛苦也無怨無悔。

回收路上,不是一個人

這些年來讓我留在南靖的不是事業,正是這一群陪我同行的在地志工。

我忘不了四年前,環保志工黃玉英掏出捲得細細的鈔票想捐款;看到這筆二十一元人民幣的善款,我內心一陣澎湃——黃玉英以拾荒維生,這些錢,要花去她多少力氣才能賺到!

儘管生活很清苦,但黃玉英樂天知足,捨得付出,讓我很感動;因此將工廠裏的大貨車、廂型車等,提供慈濟環保使用。

我的太太余麗紅,見證了我投入慈濟後的轉變——以前一週有六天在公司,常應酬到半夜才回家;現在每週工作兩天,其他時間夫妻倆一起當志工,相處溝通的機會比以前更多,夫妻感情也更甚以往了!
(李委煌採訪整理)

 

速寫漳州
從福建省廈門市驅車往西,約一個小時可抵漳州市。明清兩代,漳州移民台灣的人口數僅次於泉州,名列第二。根據一九八四年台灣人口普查,當時一千八百萬人口中,祖籍漳州者超過三分之一。在台灣開發史上,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和家族都來自漳州,兩地風土民情與宗教有許多相似之處。

南靖縣位於漳州市西方,約三十分鐘車程外;山區以極富建築人文的客家「土樓」群馳名,此具備防衛功能的獨特民房,被專家學者譽為「生態型」建築傑作。

漳州近兩千座土樓,六成位在南靖。為能通過聯合國世界遺產申請,南靖全縣上下動員整理市容,迅速帶動起地方發展,也吸引大量外地遊客來認識這三十二萬人口的小縣。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