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6期
2012-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三節合一‧全球浴佛
  聞思修
  主題報導‧緬甸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二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6期
  十日 正向人生

 

◆4‧10《農三月‧二十》

【靜思小語】知福、知足,就不會讓複雜的妄想雜念困擾自己。

精進虔誠,貼近佛心

晨語時間,上人教眾,如來具正知、正見,入於「正定」,其知見「普遍包容,無法不備」,故謂「廣大」;且其心念專一無雜,故能達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之境,智慧通徹而廣納一切。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上人引以教勉,眾生依隨因緣果報輪迴六道,能得人身已為不易,又有機緣聽聞佛法,實為殊勝之福報,應珍惜把握。

經典形容佛說法有「深遠音」,謂佛「所出音聲,自近而遠,徹至十方」。上人引申說明,佛陀的說法音,不只在空間上遍徹廣遠,也穿透時間,直入兩千五百多年之後的聞法者心中。「此音是佛陀的智慧功德所成就,只要用心學習,精進虔誠,就能貼近佛心,體會廣大深遠的清淨佛智。」

娑婆世界是「五趣雜居地」,苦樂參半,上人表示,在此環境中生活,應「見苦知福」,砥礪自己精進修行、發心立願,歷久遠劫亦不退轉。

珍惜人生,發揮價值

彰化一位男士年輕時染上吸菸、喝酒、賭博、吸毒等惡習,傷透父母心;婚後浪蕩依舊,妻子離他而去,從此他意志消沈,天天買醉,短短兩年半花光四百多萬積蓄;他自覺人生已到盡頭,打算自殺,所幸媽媽發現及時保住一命。

後來有因緣到彰化靜思堂觀看慈濟周年慶靜態展,正好上人行腳至此;他見上人以瘦弱之軀擔負天下重任,自己堂堂男兒卻如此脆弱而不堪人生逆境,心生慚愧、發願戒除惡習;去年受證慈誠,不僅把握機會做志工,也用最大的誠心彌補過去對家人的傷害。

「只要安下心來,再如何難過的困境,也會有貴人伸手接引,脫離泥沼。」早會時間,上人以此叮囑,面對困境要懂得調適情緒。「自殺不但不能中止惡因緣,反而犯下重罪——毀害父精母血結合而生的身體、讓父母傷心悲苦,是為忤逆不孝。再者,自殺亦是殺人,造成家庭、社會的困擾,即使來生也會帶著惶恐、茫然而複雜的心緒,生生世世受縛難脫,痛苦不堪。」

有的孩子雖然出生在很好的家庭、受父母疼愛栽培,卻不聽教導,在外結交惡友而墮落、犯罪;也有出生於貧苦家庭、自幼缺乏資源而自行苦學者,日後在社會上卓有成就。上人表示:「優質的生活不在於有形的物質,而在於心靈能否安然自在;若能知福、知足,心靈就能安定,不受複雜的妄想雜念困擾自己。」

眾生剛強難調,生生世世隨著因緣果報而流轉,上人期盼清流力量廣入人心,讓人人穩定心緒,珍惜生而為人、又能生長在平安環境的福報,行於正確的人生方向、發揮生命價值。

認真當下,守護未來

松山區彭仲達師兄偕同近百位樂生療養院院友以及社區會眾返回精舍巡禮,林葉師姊把握機會向上人請法:「有人詢問,地球快要毀壞了,而上人要弟子們『快去快回、乘願再來』,如果地球毀壞能回到哪裏?我引用《地藏經》經文告訴他,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寄生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

上人慈示,相對於人類的短暫壽命,地球距離完全壞滅還有一段漫長時間,所以娑婆眾生還會在地球上生死往返許多世;而人類現在就要致力保護好地球環境,讓我們生生世世「再來」時還有環境良好、資源充足的生活空間。

「不要想得那麼遠,要思考『現在』。既知人類活動已經污染空氣、破壞大地,就要盡一切力量,呼籲人人疼惜地球,生活節儉,節能減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人力所能及之事,要把握當下,做就對了。」

上人表示,天、人、地獄、餓鬼、畜生的境界皆是由人心造作;「三世一切佛」亦是唯心造,發心學佛要殷勤精進、謹慎護念,以人群為修行道場,把握時間行人間菩薩道。

上人囑眾:「聽經也要行法,念佛要念入心。佛入心、法入行,此身才能向今生度。欲從凡夫地度往聖賢的境域,今生就要種下善因福緣。」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