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6期
2012-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三節合一‧全球浴佛
  聞思修
  主題報導‧緬甸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二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6期
  五日 富有餘的人生

 

◆4‧5《農三月‧十五》

【靜思小語】付出積德,提升品格;減少耗費,惜福造福。

知福、惜福,更要造福

今年三月初,南美洲玻利維亞傳出水患災情,距離首都聖塔庫魯茲市區三百多公里的一個小農村,有三百二十戶家庭受災。災後,慈濟志工準備了十二噸食物和民生物資前往發放,山區道路崎嶇泥濘,歷經八個多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儘管在交通與人力上有諸多困難,慈濟人卻仍以菩薩救度眾生的無畏之心,克服萬難,使命必達,感動當地居民合和互協完成發放。

早會時間上人以此教導,能夠生在衣食無缺的好家庭、成長在祥和平安的社會,皆是過去生中造福、結好緣,需心懷感恩。「『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要為後世子孫儲蓄資源,多多『積福』——從自己的生活做起,減少資源的耗費,以智慧造福人間。」

現今全球人口突破七十億,隨著人口增加,資源日益缺乏,不只是石油,連糧食、水資源也日漸短缺;上人勉眾「知福、惜福,更要造福」。

「人人應自我節制,不再耗用無度,養成節約能源習慣,不只是為了油電費即將上漲而節省,要知地球資源有限而自我警惕、改變生活方式,也是在培養自己的品德。日日造福積德,『富而有餘,尚能助人』,才能延緩地球崩壞的速度。」

法海、慈航,自度度人

四大志策會中,主管們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為主題報告近期志業事務與心得,上人肯定大家將佛法融入職場與生活中,四大志業深植人文,團隊合和互協,合齊心力完成諸事。

「每天都能看到全球慈濟人在各自居住地,就地落實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發揮愛心,付出無所求,展開雙手擁抱著大地蒼生,還向受助者鞠躬感恩,這就是慈濟人文。」

上人表示,慈濟的「四大合一」,不只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相輔相成,也是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人文精神四大合一。

日前《數位時代雜誌》公布綠色品牌調查結果,大林慈濟醫院榮獲醫療服務類首獎,並獲健康促進醫院國際年會頒發「健康促進醫院典範獎」。

上人感言,各地慈濟醫院早已在發揮「健康促進」良能,同仁與志工上山下鄉做居家關懷與衛生教育;甚至為了說服家境貧困的病患住院治療,醫師願意負擔醫療費用,或是在其住院期間代為照顧家屬等,都出於無私大愛。

「慈濟四大志業是共同體,皆具有倫理道德人文。感恩同仁用心用愛付出,希望慈航要繼續推動,法海要有源源不絕的法水,自度亦度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