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 堅定菩薩大願

◆8‧12《農七月‧初六》
【靜思小語】投入人群、與人接觸;延續善緣、增長慧命。
入經藏,人間鋪路
為了破除鬼月迷思,慈濟人長年宣導農曆七月是「吉祥月、歡喜月、感恩月、孝親月」,今年全臺一百五十七個慈濟道場舉辦超過三百八十場祈福會,並邀約鄉親透過視訊連線,跟隨精舍師父拜誦《地藏經》。
臺中靜思堂十日由孫翠鳳歌仔戲演繹佛典故事「度化獵戶」,十一日則廣邀逾四百位慈濟志工、實業家、人醫會、慈青慈少和志工家屬,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早會時間,上人肯定入經藏菩薩嚴守齋戒一百零八天,人人虔誠讀經、聽經,也在臺上對眾生說法,是入經人、說法人,也是行法人。
《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從母親懷胎、生產,撫育孩子長大成人、結婚成家,深刻呈演現代人生、社會問題以及親子互動現象。在「終曲」裏演繹不孝子角色的實業家黃勝輝先生,自省之前派駐海外、鮮少回家,對客戶都很有耐心,若父母打電話來,他的態度都很不耐煩。今年回臺與父母同住,最開心的是能與父母每天一起吃早餐。
上人感恩入經藏菩薩體解道理,為社會鋪出一條平坦、能感動人心的人間路;期勉大眾恆持行孝、行善的心念和行為,自覺覺他、自度度人,讓剎那間的發心成為永恆。
發大願,為天下做事
「發大願,要有宏大的力量,集百手、千手、萬萬手,才能為天下人做天下事。」與大陸閩南志工談話,上人叮嚀,培養人才並非只求「量」——只要求人多、力量大;廣招菩薩、凝聚力量的同時,務求提升「質」——傳承法脈,就地穩扎志業基礎。
「待人處事要圓融,改變自己,才能影響他人。資深者親自投入做事,用心陪伴,才能感動後進者也以同樣的態度陪伴人、帶動人。」
上人教勉,所謂修身養性,並非獨善其身、關門自修,而是調整好心念與行為,身體力行,成為人群中的典範。「要增長慧命,必須入人群,與人接觸才能延續善緣;有做才有心得,若不投入群體共同做事,很快就會『緣盡法散』。」
要凝聚團隊共識、恆持初發心,就要引法入心。上人殷殷叮嚀,要堅定行菩薩道的大願,不受人我是非、無明煩惱影響;心中有法,以感恩、尊重、愛互動,就能影響人人朝共同方向付出力量。
與本會同仁談話,上人教眾鋪平人間路,「人間路鋪好,才能與菩提道接軌;心路鋪得通,人間路和菩提道才有辦法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