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 常無懈倦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三年十二月一日至二十一日
走入苦難深處擁抱眾生,
慈悲尊重付出,智慧善巧帶動,
作「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來來回回,不說辛苦,
甘願付出、樂此不疲,
苦既拔已,復為說法;
真正是菩薩精神。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一個月就是農曆新年了;在農曆最後一個月「臘月」,家家戶戶忙著「過年關」。其實,不只過年關,日日、秒秒都要用心、都要發揮愛的能量,讓人生過得有價值、有意義。
十一月八日海燕颱風侵襲菲律賓,在中部萊特省造成嚴重災情。許多家庭瞬間失去財物、家園,甚至最親愛的家人,宛如從天堂跌落到地獄——從富有變成一無所有、從家庭和樂變成天人永隔。
志工剛踏上重災區獨魯萬市時,放眼望去,處處廢墟,垃圾堆積如山;聞到、聽到、看到的,一片狼藉悲淒。有錢的人逃離災區,到外地投靠親友;沒錢的人只能守著廢墟般的家園,前途茫茫,無語問蒼天。
為鼓舞受災民眾從絕望中走出來,慈濟推動「以工代賑」,帶動大家合力清掃、重整家園;十九天總計超過二十八萬人次參與,最高紀錄每天有三萬多人投入。慈濟致贈每人每天五百菲幣「代賑金」,不是工資,而是一分愛的能量——鼓舞他們從廢墟中站起來,靠自己的力量維持一家人基本生活,重建家園的同時,也重建自我身心。
看到大愛臺空拍畫面,眾人奮力清掃家園的畫面非常壯觀——原本被房屋、樹木殘骸及毀壞家具等垃圾占據的街道,日漸恢復暢通;投入其間的居民,也從全無希望到燃起光明。這樣的成效,讓人感動和感恩。
慈濟人用慈悲尊重的愛付出,用智慧善巧的方法帶動,短短四十多天,讓災區從死寂中復甦,受災民眾從垂頭喪氣到抬頭微笑。這分付出無所求,莊嚴了受災民眾的身心,轉悲情為歡喜、感恩。
當他們知道——手中拿到的代賑金或祝福金,來自「五毛錢起家」的慈濟,帶動全球人愛的付出;許多人也想成為這功德海中的一滴水,紛紛用空寶特瓶裝滿銅板回饋;還有人找來竹子,鋸、磨做成「竹筒」,在上面刻字:「我希望能為慈濟付出與奉獻!」
這就是人性本善的純真!慈濟志工悲智雙運付出,不只給予有形物資,更啟發無形的心靈財富,讓人安生、安心,重振人生希望與方向;心靈得到撫平,就能重新站起來,平穩向前行。
菲律賓人多數信仰天主教,在重要節日耶誕節來臨前,慈濟完成逾四萬四千戶的大型發放。「急難救助」階段——包含「以工代賑」、義診、祝福金與生活物資發放、搭建簡易教室,已經告一段落;之後還有中、長程援助計畫。
慈濟志工駐守災區一個多月,要暫時離開時,對受災民眾依依不捨;當地人也很不捨,紛紛告訴志工:「雖然錢會用完,但你們這分情,會永遠留在我們心裏!」
人生有無常、有遺憾,但也有這分永恆的長情大愛。「恆牽長情深廣緣」,希望這分美的互動,永遠嵌在他們心頭,記得慈濟帶給他們這分「幸福的力量」。
內修智慧,外行慈悲;
驚世災難,警世覺悟。
菩薩的心,是大慈悲心,「人傷我痛,人苦我悲」——傷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不忍蒼生受苦難,慈濟人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精神,親身走入人間疾苦,貼近苦難人的心靈、和他們同甘共苦——一起在那片破碎土地上席地而睡,一同面對無水、無電的種種困境。
四十多天來,菲律賓志工守護在災區,來自十個國家地區的志工接力付出;有人去了一梯次,回來處理完事業、安頓好家裏,又再次前往,只因為「那裏的人很需要,不能缺我一個」。
就是這分「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精神,他們甘願走入苦難之地,來來回回奔走張羅,不喊累、不說辛苦,以至誠心、同理心付出。每天的電話或視訊會議中,我問他們累嗎?他們說,雖然身體會累,但心不會累,尤其看到受災民眾日漸綻放的笑容,「很歡喜!」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看到眾生解除痛苦、心靈安住,無論過程多麼艱難、身體多麼累,志工的心卻是滿足而歡喜。如此「甘願付出、樂此不疲」,真正是菩薩精神!也在無所求付出過程中,長養自我慧命。
猶記得剛踏上獨魯萬時,看到一具具來不及處理的大體,用屍袋裝著擺放在路邊,志工停下來虔誠合十默禱,心中感觸良深——前一刻,他們還是活生生、充滿希望的,沒想到生命瞬間消逝;所有在人間想要爭取的、想有所作為的,再也無法完成。人生,到底還要追求什麼?還要執著「我」嗎?平常聞的法,這段時間真切體會到了。深入災區的慈濟人,看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間多苦難,對「苦、集、滅、道」,體會良深;也對「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深有感觸。
曾經最親最愛的人,如今裝在屍袋裏,只能挖一個大溝,重重疊疊地埋下去。對摯愛的家人來說,情何以堪?這就是人間的苦受,「觀身不淨」,觀「受」也是苦啊!
在受災民眾最淒苦時,及時膚慰、扶助,幫助他們打開心胸、勇敢面對現實;看到他們人生轉黑暗為光明,慈濟人也從中體悟到「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驚世災難」的衝擊,給慈濟人一股很大的智慧能源,自我提醒要更努力傳法,帶動人人提起「警世覺悟」——去除煩惱、貪著,內修智慧、外行慈悲,為大地人群付出。
一盞微光,照亮黑暗,
愛的漣漪,無量無價。
前方有這麼多菩薩救災,後面也有眾多愛心力量支援前線——全球慈濟人愛心起「菲」,已經有四十四個國家地區展開募心募愛。
一九九八年,喬治颶風重創加勒比海和中美洲,慈濟以宏都拉斯、多明尼加兩國為賑災重點;多明尼加因此有了慈濟種子。美國和當地慈濟人不捨拉羅馬那居民,靠垃圾山維生,孩子沒有學校讀書,所以啟動教育「希望工程」,援建「拉羅馬那慈濟中小學」。
每年十二月,慈濟人會到這所學校致贈感恩節禮物。今年師長們得知菲律賓的大災難,告訴孩子們:「幫助人的人,比被幫助有福。」孩子們都知道,自己的國家曾經發生災難,得到外國的幫助才能很快復原,自己的學校,也是慈濟援建的;所以大家對菲律賓的災難感同身受,紛紛捐出零錢,響應慈濟菲律賓賑災。有個孩子家裏一無所有,還是帶來一小包玉米粉,希望能與菲律賓受災的人分享。
在宏都拉斯,張鴻才居士承擔起慈善志業,近兩年來為許多貧困居民蓋房子,一些曾受過慈濟幫助的村民,也紛紛做志工。得知菲律賓有災難,他們決定舉辦第一次義賣,呼籲村民有什麼就捐什麼;於是有人拿衣服來捐、有人捐出鞋子……
雖然東西不是很多、不是很有價值,不過,那念心很有價值、也很難得。在窮困的國度裏,也可以啟發純真亮麗愛的火花。
過去沒有付出,現在就沒有因緣;有了因緣,又能及時將善種子播撒人心,當菩提種子在心地萌芽,就能開啟無盡心靈財富,成為富有愛、能付出的人。
十二月中旬,美國總會志工收到一個從監獄中寄來的包裹,裏面有二十一罐咖啡和四套八十張郵票,受刑人寫著:「在獄中諸事不便,懇請幫我義賣布施的東西,將所得給菲律賓急難救助。謝謝你們,阿彌陀佛!」
美國各地志工非常感動,你一千、我兩千,紛紛認捐;目前已累積超過一萬美金。即使在監獄,銅牆鐵壁層層阻隔,人心深處那一念善,也有辦法透露出來,啟動這麼多人;這就是愛的循環、愛的漣漪。
再黑暗的地方、再坎坷的道路,只要有一盞微光,就能讓人們看清方向,穩步前行。莫因善小而不為,只怕不肯發揮那一點點;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人人啟動善念,就能為世間所有苦難人,帶來無量的希望。
●
菲律賓通加市八十歲阿嬤薇吉妮亞,和外孫女相依為命,原本就貧困,海燕災後生活更苦。當他們領了慈濟祝福金回到家,發現多了七千菲幣,祖孫倆馬上相扶回到慈濟發放點,告訴志工:「感恩你們幫助我們,不過我們家只有兩個人,應該領八千元;你們卻給我們一萬五千元。多出來的還給你們!」
慈濟人非常感動,送這對祖孫回家。來到他們簡陋的家,抬頭看,屋頂已經被掀去,裏面的家具都損壞了;唯一完好的東西,是幾天前慈濟發給的毯子、米、油、草蓆等,這些都是他們急需的,已經開始使用了。外孫女說:「慈濟人教我們要時時感恩。感恩的心就不應該貪,所以不是我們應得的錢,就不應該拿。」
慈濟人走入苦難境地,作「救處、護處、大依止處」——發揮愛的能量救援他的急難、安頓他的身心、提升他們的希望與生機;還要以「法」教育,「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就是「悲智雙運」,正如《法華經》所云:「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
人生,要修善緣,也要種善因。此次菲律賓海燕賑災,不只讓受災民眾恢復生機與希望,也播下了「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種子。這一階段的急難救助,不只圓滿,而且美滿,可說是「美善又圓滿」。
四大不調,福禍無常。能身在平安的地方,要感恩天、感恩地,感恩天地萬物所賜的一切。除了感恩平安、珍惜平安,也要為受災難的人付出一分力量;人與人之間能彼此關懷、相互扶持,就算有災、有難,也能很快過去;這就是人間至情,也是最美的風景。
世間一切物質,到頭來終歸於「空」;但「真空」中涵藏「妙有」——為人群真誠的付出,會歸納在自我八識田中,生生世世增長慧命。請大家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