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8期
2015-01-26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阿板薰法香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人世間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發現歡喜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8期
  難行能行 至誠付出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五年元月一日至十七日

 畫作/林淑女

不發心,原地踏步,
菩薩道是難行道。
發慈愍心,立弘誓願,
至誠付出,歡喜甘願走,
每一步都能造福人群。

從去年底到今年元月,馬來西亞東海岸豪雨不斷,造成嚴重災情,共九個州、二十六萬人受災。大水淹過的廣大區域,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廢棄物,泥濘不堪;災區潮溼炎熱,垃圾多堆積一天,環境衛生就多一天危機。水災也影響許多家庭生計,十多天沒有工作,生活出現困境。

一年多前菲律賓海燕風災時,慈濟大規模「以工代賑」,動員居民一起清理家園,恢復市容與生機,居民又能以代賑金購買生活用品或食物,及時解決困境。馬來西亞慈濟人效法此舉,合心帶動「以工代賑」大清掃,調度來卡車與鏟土機清運垃圾;不僅打掃街道,還清理學校,讓師生早日開學;清理清真寺,讓信徒如常進行祈禱。

災區缺乏水電,許多居民連續多日沒有吃到熱食;慈濟也提供香積飯,讓參與清掃的居民吃飽飯、領了代賑金再回家。

馬來西亞有三大種族:馬來人、印度人與華人,平常彼此較少互動。慈濟賑災不分種族與宗教,以「誠」以「情」付出,尊重對方信仰而安他們的身心;帶動三大種族合心協力清理家園,過程中彼此感恩、化解歧見,讓社會更和睦。

這波賑災,大馬南北連心——雪隆慈濟人天未亮就出門,檳城志工更是搭機迢迢前往災區。路難行,但有心就不難;水退到哪裏,他們的足跡就走到哪,伸出雙手疼惜、擁抱受災居民,發揮愛的能量膚慰他們的心。

一個月來,慈濟志工不停歇地義診、發放福慧床、生活物資、致贈祝福金;鄰近的新加坡慈濟人也發動募心募款。大水過後有些區域幾乎成為廢墟,家境貧困的人們要恢復安身之處遙遙無期,慈濟人會持續幫助他們安身心、安生活;眾生沒有脫離苦難,菩薩就沒有休息的時刻。

無論貧困或富有,一旦天災降臨,同樣受災;屋內裝潢得再富麗堂皇,大水一泡都成了垃圾。慈濟人深入苦難地,見證人生無常、國土危脆,見苦知福、見苦自度,而且把握因緣付出,凝聚愛的力量消弭災難。

人間苦難偏多,志為菩薩,要立弘誓願、發慈愍心,至誠付出,自度利他;只要堅定道心,就能克服種種困難,圓滿救人的心願。

 

以單純心,
信解佛法、莊嚴佛法,
心地清淨,佛國淨土。

莫三比克慈濟委員蔡岱霖,兩年多來在當地帶動出一千兩百多位本土志工。這群黑菩薩生活貧困,卻能效法「竹筒歲月」精神,堅持付出;一年前本土志工來臺受證時,帶了四個沈甸甸的竹筒,裏面滿滿的五毛錢銅板,總計有兩千三百多個。雖然金額只相當於新臺幣一千一百五十元,但這分至誠心意至高無價。

精舍常住師父將這兩千多個硬幣,一個一個清洗乾淨,製作成莫三比克專屬的福慧紅包,委託臺商陳春發師兄帶回莫三比克。近日當地舉辦兩場歲末祝福,就在陳師兄捐贈的土地上進行。

那塊土地閒置已久,為了作為慈濟歲末祝福之用,本土志工用心除去地上雜草,將只有四面牆、沒有屋頂的磚房鋪上帆布,就是克難的會場;邀請兩千三百多位居民參加。

蔡岱霖師姊詳細向民眾解釋福慧紅包來自臺灣,是全球慈濟人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對大家的祝福;接著舉辦孝親活動——孩子們為媽媽們洗腳、用椰子殼奉茶給媽媽,媽媽們捨不得喝,再給孩子喝……氣氛溫馨感人,也傳達了慈濟「行善、行孝不能等」的理念。

看到黑菩薩在那片乾淨土地上、大樹林木間,唱頌︿開經偈﹀入場,人人腳步整齊、聲音整齊,如同繞佛一般虔誠,實在讓人感動。他們不懂中文,以一念單純心信解佛法、將善法落實在生活中,也莊嚴了佛法;儘管環境克難,在荒地上臨時搭起的簡陋道場中,人人心地清淨,當下就如佛國淨土。

心受染著,一念偏差起無明,造成種種過患。修行,就是要守好這念清淨心;心清淨則諸法善。自己的心清淨了,才能「淨佛國,度眾生」。

 

對準目標,
肯發心,甘願走,
難行也能歡喜行。

在娑婆世界淨化人心,要能「堪忍」──以堅強的心志,難行能行。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要以智慧應其根基而引導、用種種方法救拔苦難;在這過程中,還要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讓心保持清淨。

行菩薩道,要透過「六度」培養道種──

「布施」:眾生有困難時及時膚慰,不僅付出財物,還能法施、無畏施;「持戒」:守好做人的規矩,防非止惡;「忍辱」:通達道理,心無計較;不受眾生習氣染著,如入「禪定」,日日「精進」向前,「智慧」就能成長。能力行「六度」,培養堅固道種,行菩薩道就沒有困難了。

在貧窮苦難的地方,只要有善種子出現,就能夠幫助更多人。為了關懷非洲各國的種子志工、堅定大家道心,南非德本的黑菩薩組成國際小組,承擔跨國傳法任務;每趟路都跨越千里,非常辛苦。

其中高齡七十八歲的本土志工慈蕾,投入慈濟十六年,道心堅定,依舊很精進;去年十一月到波札那帶動,回來之後感冒了,只休息四天,又跟著團隊去伊麗莎白港關懷。

這次路途有一千多公里遠,大家勸她在家休息,她說不去她不安心——因為每次只要一躺著,就想到師父在病中仍努力用生命做慈濟。「我年紀大了,時間快要不夠用了,所以要更積極做。」她說,進慈濟生命好像重新開始,所以現在才十六歲。

慈蕾步步精進,即使生病仍不停歇,心甘情願歡喜付出。如此用生命投入人群,也成為許多非洲貧民生命中的貴人。

非洲黑菩薩生活貧困,但她們的心卻很富有,因為法在心中,心靈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雖然助人過程辛苦,但方向清楚,再困難的道路,也能歡喜甘願前進。

若是不發心,原地踏步,菩薩道當然是「難行道」;只要肯發心、甘願走,就沒有困難。菩薩道要寸寸用愛鋪,不只自己走,還要牽扶他人一起走,那麼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是造福人間的大道。

 

自性寶藏,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生生世世相隨。

菲律賓馬尼拉計順市一處貧民區,因為新年燃放鞭炮不慎,燒燬兩百多間房子,波及近兩千戶無家可歸。當地慈濟人立即馳援,因銀行休假無法提領現金,志工先對受災民眾發放物資,待銀行開門營業領到錢後,再度前往致贈應急金。

一位受災戶說,五年多前凱莎娜風災時,她就得到慈濟援助,之後還接受過慈濟大米發放、醫療補助;這次遭遇大火,依舊是慈濟人伸出援手。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她就感到溫馨與安心。

人生苦難偏多,災難來時,衝擊最大的是貧困人的生活。期待人人善用世間財,溫飽時想到別人飢餓之苦,人人將愛匯聚起來,苦難人得救的機會就多了。切莫迷迷茫茫度日,為了利益破壞山河大地、追逐財寶炫耀自己的身價。即使家財萬貫,哪一件珍寶能永遠擁有?到了生命最後一刻,又要留給誰?只是徒增煩惱而已。

人類依賴大地而活,卻不斷破壞大地,來成就人類的享受、享用。人的貪念不只破壞大地,其實也破壞了心地。

大陸福建福鼎市崳山島,過去環境優美、人心純樸,近年來經濟發達帶動觀光,也帶來很大的污染,處處可見垃圾。當地環保志工辛苦撿拾回收物,擔挑回來分類,做到十隻手指頭都是水泡結成的粗繭;在我眼中,那就是他們的「寶石」——比富有人戴在指上的鑽石還珍貴!感恩慈濟環保志工用雙手耕耘出清淨大地,大地平安,人間才能平安。

人人內心都有無量寶藏,只要聞法信解、開啟富裕心靈,就能以無量智慧與愛,利益人群。相較於金銀財寶,這分內心的法寶,不會破壞山河大地,不用租保險箱保管,也無須任何裝飾,即使此生結束,也能帶到來生;這才是生命中最有價值的珍寶。

 

 

時間分秒過去,已經邁入二○一五年了,新的一年最大希望,就是人人要「誠」。

極端氣候與人心不調,造成的天災人禍日益頻繁;「平安」求不可得,唯有人人時時抱著戒慎虔誠心,敬天愛地、力行好事,才能匯聚福緣,帶來平安。

感恩能生在平安的地方、感恩過去每一天的平安,「感恩」與「虔誠」,是讓社會祥和的靈方妙藥;心想好意、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就能為人間帶來幸福。

期待人人從自己做起,心存誠、正、信、實;在家庭中對上恭敬、對下友愛,在人與人之間誠意相待,共同造福。人人具備「誠之情誼」,匯聚愛的能量,才是「人間祥兆」。

請大家多用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