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時間的空間
◎撰文、攝影‧蕭耀華

上蒼好像忘了替歇桑村(Setsan)的時鐘上發條,時間就停在那裏,停在上個世紀五、六○年代。
歇桑村位於緬甸仰光市仰光河右岸。一條河水隔開左右岸兩個世界,像時光隧道一樣,約十分鐘距離,舢舨把我從河的左岸帶進了這個世界。這裏人口密度高,房舍連綿錯落,雞犬爭鳴屋前,兒童嬉戲於道;此地氣溫炎熱,人不冷漠;公共衛生設施不足,空氣中五味雜陳,但人情味最濃,一句「明格拉巴」(緬甸語「你好」),便通行無阻,民眾總是笑臉相迎,不管你來自何方。
歇桑村並不是觀光景點,不要說觀光客,就是住在河左岸的民眾,都鮮少渡河,一窺此地究竟。但歇桑村連同比鄰的歇卡列村(Set Lalay)和巴魯奴村(Ba Look Nyunt)村,三村所容納成千上萬民眾的區域,卻是緬甸仰光底層生活最真實的一面;緬甸的朋友引領我到此地,體驗風土民情。
無庸置疑,論物質文明,與外面世界比較,此地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木造結構的平房布滿村莊,為眾多村民安身立命之所。生活空間有限,造就人與人的包容——缺了電視、電腦等現代化休閒娛樂工具,老人家門前喝茶聊天下事,年輕人踢足球、打籃球、玩籐球,小孩子打彈珠、跳格子,免費的團體活動樣樣不缺,一樣快樂過活。他們的世界就在籐球裏,空空的,不藏什麼;在彈珠中,清澈透明。
看到年輕人圍在一起踢籐球,我也腳癢,參一腳。他們不知這個外國人是誰,來此為啥?我也不曉得他們姓啥名誰,所為何事?彼此卻不覺突兀,有緣相遇,於是球來球往,踢個不亦樂乎。遊戲結束,相忘於江湖,這不就是生活?
球踢累了,天也黑了,岸邊舢舨馬達嗶嗶叭叭的響,催促不屬於這時空的我們,趕快登船。
回首來時路,時鐘停擺的地方,漸行漸遠,終於消失於黑暗中。十分鐘的船程,又把我帶回到現實,一個求知求真、求變求新,求榮華求富貴的世界裏。活在沒有時間的空間,生活就沒有時間的壓力。遺憾的是,我只有半晌功夫在那裏。
(本圖文收錄於最新出版之《人世間》)
.jpg) |
【慈濟道侶叢書‧生命系列】
《人世間》
蕭耀華 作品集
歡迎隨喜助印索閱本書
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請註明「加入慈濟道侶檀施會」)
每月一百元加入「慈濟道侶檀施會」,
每兩個月可獲贈一本最新出版叢書
洽詢專線:02-28989000分機1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