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8期
2015-01-26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阿板薰法香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人世間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發現歡喜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8期
  風雨泥濘路 一步一腳印
◎撰文‧陳金香

自臺灣運抵災區的香積飯,為以工代賑鄉親補充體力;馬來人將之名為「魔術飯」,因為只要熱水泡二十分鐘就可以成為香噴噴的飯,採來香蕉葉覆蓋,就成為馬來鄉親的口味。居民迦米爾(Mohd Jamil;右一)來當志工,超過六十歲的他說自己精神極佳,能夠參與賑災更是一點都不累。(攝影/文偉光)

走在風雨中,金蓮常分不清臉上是淚水還是雨水,
雖然想積極幫助鄉親,但一個人能做的畢竟有限;
每當腳踩在泥濘裏,只看見一步一腳印,孤單與無助就會湧上心頭……

 

「我在瓜拉吉撓住了二十多年,一直都很平靜;雖然這裏的馬來人超過九成,華裔及印裔只有少數,但大家相處很融洽。」楊金蓮說,瓜拉吉撓是典型的馬來村莊,居民四萬多人,靠養魚、割膠及經營小型生意為主。對大家而言,吃得飽穿得暖已是很滿足的生活,以為平安的日子會一成不變地日過一日;沒想到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彭亨河水暴漲,泥黃色的大水衝向岸上,不到半天時間,部分區域已淹沒在水裏。

「有村民開著貨車幫忙大家把家當搬上車,載到沒淹水的神廟或學校去;我只來得及搬冰箱、洗衣機,水很快就來了,來不及收拾,拿了幾件慈濟的制服,就馬上騎車逃離家。」金蓮與丈夫跑到地勢較高的朋友家住一晚,第二天,大水竟衝向朋友的屋子,她只好逃到住在更高處的小叔家。

五天後,水勢漸漸退去,她回家查看,沿路情景讓她心寒不已,眼前所見盡是灰色,厚泥布滿街道與房舍,充滿著腐爛臭味,彷彿經歷一場浩劫;她和丈夫面對滿屋泥濘與垃圾,無從下手,心中的煩惱也如泥濘般,沈甸甸地壓著。還來不及回神,有居民跑到金蓮面前質問:「你不是慈濟人嗎?慈濟人不是救苦救難嗎?為什麼我們現在這麼慘,慈濟人沒有來幫助我們?」

她的心疼痛不已,但沒有抱怨或反駁,因為同樣受災的她深知,此刻人人無助和恐懼,總盼望有人來救援。她堅定地告訴對方:「等到水退了,路通了,慈濟人一定會進來!」

身為瓜拉吉撓唯一的慈濟委員,金蓮告訴自己,在師兄姊沒來之前,她應該負起使命與責任。於是,她和丈夫說,她無暇收拾家裏,現在最重要的是走出去幫助鄉親。

八年前,金蓮開始做慈濟,從環保起步,響應的人雖然不多,但終究還是有十餘人積極投入;她致電給這些志工,他們有些受困家中無法出來,但還是有三、四位與她會合勘查災情。遇到斷糧的居民,她馬上向村長或國會議員求助,安排送食;有些社區被水圍困,她募得食水及米糧,請人用小船載過去……

每每走在風雨中,金蓮常分不清臉上淌的是淚水還是雨水,雖然總想積極去幫助鄉親,但能做的畢竟有限;每當腳踩在泥濘裏,只看見一步一腳印,孤單與無助就會湧上心頭。

記不清水災後多久,有天金蓮突然看見藍天白雲的身影,她馬上掉淚;原來,是一直和她保持聯繫、住在而連突的慈濟志工林智強,見水退去路通了,馬上趕過來。林智強拍下災區畫面,緊急上傳雪隆分會,正在淡馬魯救災的志工獲知後立即趕來。

金蓮見志工一批批湧現,她告訴鄉親們,慈濟人來了,真的來了!但大多數馬來居民不曉得這個佛教團體能幫助他們什麼?直到以工代賑開始,居民從疑惑變成響應,人數一天比一天多;期間志工更逐戶拜訪,適時給予幫助,那分無邊界、無條件的膚慰,讓居民放開胸懷接受幫助。

金蓮終於明白了證嚴上人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愛了。而以工代賑第三天結束後,三、四十位志工一起到她的家幫助清理;看著藍天白雲身影穿梭家中,她的眼淚不斷湧出。漸漸地,也有馬來同胞來問金蓮,他們想做環保、當慈濟會員、做志工,這分善念,讓她感動不已。

六十四歲的金蓮說,她的子女都大了,在吉隆坡有家庭與事業,「但我不要過安逸的生活,我要把晚年的時間用來做慈濟。」儘管水災摧毀家園,但她不會離開瓜拉吉撓,她要把握住人人善念開啟的好因緣,將慈濟美善種子遍撒在這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