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8期
2015-01-26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阿板薰法香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人世間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發現歡喜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8期
  三十日 以善教化



12‧30《農十一月‧初九》

【靜思小語】拯救地球,先拯救人心;淨化人心,先教化人心。

布施,啟發善念

歐洲連日大雪,多國傳出交通受阻或山區雪崩災情;半年多前暴雨成災的波士尼亞,現在部分地區氣溫降至攝氏零下二十度,一夜之間積雪五十公分;南美洲烏拉圭正值雨季,首都蒙特維多遭遇五十年來年最大暴雨襲擊,數十條道路和數百棟建築陷入洪水中……

四大不調的天災,加上無常意外,日日增添人間苦痛。早會時間,上人感嘆,失聯的亞航班機迄今杳無蹤跡,家屬的心備受煎熬,印尼泗水慈濟人及時啟動,雅加達慈濟人也遠道支援,在機場陪伴、協助家屬,或到失聯乘客家中慰問。

馬來西亞慈濟人因應東部水患災情,連日來不辭勞苦奔波救助受災鄉親;上人感恩大家不分地域,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付出。

「災區持續降雨,部分地區河水再度上漲,舊災未平、新災又起;可以想見這波救災行動之辛苦……」上人提醒,除了急難時期的膚慰,也要規畫熱食供應、物資發放、以工代賑清掃家園等事宜。

「真心想要幫助人,就要當『不請之師』,親身走到苦難人身邊,真誠膚慰、了解所需。」

在稍晚的馬來西亞水患救災視訊會議中,上人指示,災區大水未退,可先集中人力到收容所關懷受災民眾,了解災後困境,評估發放方向;待大水退去、交通安全無虞之時,就能立即啟動發放。

「要幫助別人,須先保護自己平安。」上人叮囑,務須確定災區狀況穩定,再進入勘災、付出。

上人期待此次大型救災行動,不只讓受災人得到實質生活幫助,也能運用佛法啟發人心善念。「如果只是挨家挨戶送物資,受災民眾的感動是短暫的。一定要讓他們了解,慈濟人是如何匯聚點滴愛心,將這分愛與祝福送達,進而了解自己亦有助人的力量,從而啟發愛心。」

上人提醒,過去大家累積了豐厚的福慧資糧,現在要發揮出來,「誠懇邀請平安人幫忙受災人,人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才能盡快解脫災苦。」

誠懇,調和人心

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北部海地角等地區,十一月初因連續豪大雨造成嚴重水患,美國慈濟人跨國勘災,發現海地角貧困的「藍之丘」社區,因地勢低窪且缺乏基礎建設,衛生環境惡劣;隨即偕同本土志工前往發放,並帶動「以工代賑」清掃環境。

然而,因語言、文化、民情與信仰差異,賑災過程遭遇重重困難。慈濟人不放棄,以誠懇的態度,與當地神父、修女互動,他們感受到慈濟跨越宗教的無私大愛,也以「誠之情誼」協助慈濟人,終於使賑災工作得以進行。

每天打掃之前能吃到熱騰騰的飯,打掃之後又能得到工資,對於過去難以溫飽的居民來說,是非常大的幫助;隨著每一次發放及「以工代賑」帶動,他們體會到慈濟人真誠的愛,漸漸打開心門,合心協力清理社區環境。

「天地之間,苦難偏多,唯有愛能調和一切。」上人感恩慈濟人克服困難無私付出,在藍之丘社區帶動起愛的能量。

「『緣起』之時,要把握因緣付出,以愛持續投入。平時聞法,了解一切法無自性的『性空』之理,所以付出無所求;只要看到苦難人歡喜,自己也滿懷感恩、法喜充滿。」

上人肯定大家將佛法「緣起性空」之理實踐出來;也讚歎大家,把握時間發揮愛的能量,如此的人生最踏實。

科技,傳法淨心

工研院創意中心、太極影音公司等團隊來訪,討論如何善用科技,淨化人心。太極影音公司黃寶雲董事長請教上人:「救度眾生與宣揚佛法,如何相互結合?」

上人言,眾生與佛法兩不相離,佛法存在世間的人、事、物之中;要藉由有形的人、事、物,表達無形的真理。

「要救世,須先淨化人心;佛法即是淨化人心之法。」上人說明,佛陀智慧融通宇宙萬理,也體悟到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是佛性深埋於煩惱無明之下,必須用法一一清除。

「全球慈濟人近半世紀以來所做一切,都是以誠懇的心力行佛陀教法,希望啟發人人的菩薩心,為苦難眾生付出。」

上人舉述,一九九四年非洲盧安達內戰,引發慘絕人寰的種族大屠殺,一百多萬難民湧入邊界;難民營缺乏糧食、飲水、醫藥,造成霍亂、痢疾等傳染病肆虐,最嚴重時每天死亡高達兩千人。慈濟與法國世界醫師聯盟(MDM)合作,緊急提供醫療援助。

「慈濟醫師駐紮的帳棚外插著慈濟旗,很多國際組織問:這是什麼團體?法國醫師解說,這是臺灣的人道團體。當時臺灣正因為使用犀牛角與虎骨,受到國際間嚴厲譴責,許多人對臺灣有負面印象;慈濟遠渡重洋救助盧安達難民,讓國際了解臺灣『愛』與『善』的一面。」

上人表示,讓這些真實的愛心故事打動人心,就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要淨化人心,就要教化人心。」

慈濟是以佛教精神創立的團體,上人指出,慈濟人發心立願走入人群救度眾生,見證佛陀所說的「五濁惡世」,感受眾生長久以來無明造作,累積共業而導致的苦果;故能實踐「緣起性空」之理。

「慈濟人『緣起則出』——因緣來時,善加把握及時付出;『性空則入』——運用智慧,化無形的道理為有形的行動,讓人人得到法寶,提升慧命。」

再以提倡素食為例,上人表示,佛陀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動物與人類同樣有佛性,也同樣有冷熱痛苦的感覺;然而人們為了滿足口欲,大量養殖禽畜、大量殺戮,破壞環境也為世間增添暴戾之氣。「即使不為宗教因素,也要為了愛惜地球、尊重生命而茹素。」

佛陀教眾,世間一切都在「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以及「生、住、異、滅」的循環之中。上人指出,世間的成、住、壞、空循環,現在已經到了「壞劫」。

「人間平安與否,起於人心一念。要拯救地球,須先拯救人心;人類如果不趕快覺悟、改善,並且教育下一代,未來的地球氣候會更加極端、災難愈益頻繁。唯有人心淨化、愛心啟發,才能挽救頹壞的世間。」

科技發達的今天,帶來許多進步與便利,卻也遭到濫用。上人舉例,有心人利用網路社群,傳播煽動人心的訊息,導致社會動盪,甚至引發戰爭,造成許多人家破人亡、流離異國成為難民。「如此悲悽苦難、難以挽回的惡果,皆起於『一念心』。所以,要救世須先救心。」

黃董事長認同道,科技本是要幫助人生活得更美滿,而今種種現象,卻顯示科技反而傷害了人的生活。

上人慨嘆,惡用科技,不只破壞大地環境,也破壞人心;故慈濟希望能運用科技廣傳善法,帶動人人去除習氣、淨化心靈,努力緩和大地崩毀的速度。

「現代科學,已能證實佛陀兩千五百多年前所說之法。科技見證了佛法之真,也讓我對佛法愈益深信、體解。佛法是這麼『真』,但如果心不『誠』,就感應不到;期待大家能以至誠之心,奉獻出智慧,善用科技傳法。」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