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8期
2015-01-26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阿板薰法香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人世間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發現歡喜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8期
  二十六至二十七日 慈悲等觀



12‧26~27《農十一月‧初五至初六》

【靜思小語】秉慈運慧,平等付出。

慈悲平等,無分別

一九九六年賀伯風災過後,新竹慈濟人帶著生活物資,冒險前往尖石鄉援助受困山區的居民,從而與那羅天主教堂的趙秀蓉修女締結超越宗教的情誼。

來自義大利的趙修女,長年在尖石山區照顧原住民鄉親,感於當地青少年缺乏正當休閒,以致染上酗酒惡習,因而計畫在當地建青少年活動中心。新竹慈濟人協助湊足建設經費,完成修女心願,每年耶誕節前夕,也會上山陪伴修女挨家挨戶報佳音。

早會時間,上人述說此事,肯定宗教能安定人心。「『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具有正確的人生宗旨、行走正確的人生道路,不致偏差為惡,這就是宗教的目標。」

佛陀視大地眾生如己子,以平等心愛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上人致勉慈濟人,學習「慈悲等觀」的佛菩薩心懷,不分宗教、種族、國界,只要有因緣救助,就要發揮愛能量,秉慈運慧,盡心盡力為眾生付出。

人心有愛,創奇蹟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臺灣時間上午八點五十八分,印尼亞齊外海發生芮氏規模九點零強震,隨後引發印度洋大海嘯,波及十三國,共奪走逾二十三萬人性命。慈濟從急難救助到長期援助,為時多年、投入心力甚鉅,在亞齊災區建造三座大愛村、九所學校,也在斯里蘭卡漢班托塔重災區建造大愛村和學校。

轉眼十年已過,今年十二月五、六日,印尼慈濟志工及人醫會成員再到亞齊義診,見證當地在全球愛心人付出下,已掃除海嘯帶來的傷痛與陰霾,民眾生活回歸常軌。

「大自然的威力,非人力可以抗拒;但只要人心有愛、凝聚愛心力量,即能創造奇蹟,讓受災後死寂的城鎮恢復生機。」

天下災禍頻頻,慈濟人為了救苦救難奔忙不已,上人教眾感恩自身平安,還有餘力付出助人;且要帶動受助者感受人間大愛,進而與天下萬物和平共處、在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助。

大馬連心,齊救災

馬來西亞東海岸九個州遭受洪水襲擊,二十萬人撤離,受災人數持續增加,是三十年來最大水患;其中,吉蘭丹、登嘉樓及彭亨州災情最嚴重。

早會時間,上人表示此次災區廣大,需要「大馬連心」——會合人人愛心力量,啟動救災。

去年海外聯合董事會時,上人叮嚀馬來西亞慈濟人無論身處哪一個地區,要彼此連心,邀請鄉親一同行善,以愛鋪滿全馬。馬國慈濟人稟承師囑,從四十萬會員開始,朝「百萬好菩薩」目標努力;今年目標已達成,上人再勉朝第二個百萬前進,人人以信心應允。

「此刻發生大範圍水災,正是需要『大馬連心』的時刻;『人間菩薩』不是口號,必須身體力行、以同理心救助苦難。」上人勉眾合和互協,以誠懇之愛,共同為苦難人付出。

至誠之情,暖人間

約旦慈濟人今年十月接獲天主教堂求援,表示有十二戶伊拉克難民欠缺過冬物資;志工隨即前往致贈應急金、毛毯等物資。難民們接受慈濟人恭敬、尊重的救助,感受人間溫暖。

「慈濟人誠懇、尊重的愛,沒有宗教信仰之分。且能悲智雙運,讓受助者感受至誠之情。」

上人表示,世間種種人禍,源於人心的分別、執著;啟發人心無私之愛,帶動人人互愛付出,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目標。

「佛法教育人人『慈悲喜捨』、付出無所求,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救拔所有苦難人,但願每一個人都能脫離苦難,身心平安。」

感恩尊重,固道心

董事會中,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積極承擔,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忍受病痛付出,才能有今日的志業成果。「志工是推展志業的動力,要應其所需提供支援,且以『感恩、尊重、愛』相待。」

上人慈勉同仁提起「同理心」──同理師父的心,去感恩每一位志工。「遇事要先提起感恩心,有感恩心就能心平氣和地做協調,不致使人感受挫折、退轉道心。」

與馬來西亞雪隆分會、馬六甲分會、吉蘭丹支會、吉打分會四地視訊連線會議,上人叮嚀,水患範圍廣大,氣候尚未穩定,志工進出災區務必注意安全。

「無論在第一線勘災、賑災,或在後方補給、勸募,人人要共同一心,合和互協,以行動落實『大馬連心,愛鋪滿地』,讓受災地區盡快恢復生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