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 掃除煩惱沙塵

12‧25《農十一月‧初四》
【靜思小語】煩惱如沙塵,層層掩蓋清淨智慧;轉無明為清淨智慧,步步尋回真如寶藏。
有心、用心,無難事
家住臺南的黃錫麟,過去人生總是醉茫茫,一天無酒,日子就很難過。在善知識接引下,他走進慈濟環保站,下定決心戒除菸、酒、賭博等惡習,與家人互動變好,更進一步參與慈誠培訓,此後人生清醒而精進;如今天天早起做環保,曾經嗜酒如命的他,現在回收酒瓶時,覺得酒味酸臭難聞……
「許多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除長年積習,實非易事。但是在慈濟世界,許多人以自身的改變證明,只要有心、用心,沒有辦不到的事!」
晨語時間,上人舉黃錫麟為例,過去天天醉茫茫,「燦爛珍寶藏身自不知」,無力做有益社會人群之事;如今用心去除無明,找出埋覆已久的真如寶藏,從環保行動中肯定自我,認知自己的付出對大地人群有益,愈做愈歡喜。
「欲念牽引,智慧蒙塵。心起貪欲,不斷追逐,複製煩惱;煩惱如塵沙,會層層掩蓋清淨智慧,以致身懷無價寶藏而不自知。聞法之後,要下決心、下功夫修除煩惱,轉無明為清淨的智慧,而能自由運用這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真如寶藏。」
在慈濟大環境裏,有許多人品典範可供學習。上人致勉,法親之間要相互砥礪、用心聞法,徹底戒除惡習,轉變人生。「要跳脫無明迷茫,努力前進,步步回歸真如自性之家。」
互愛、互助,人間福
今日是基督教及天主教徒重視的耶誕節;菲律賓海燕風災後,由慈濟援建的獨魯萬市聖嬰教堂,昨日平安夜舉行重建後首次彌撒。上千人齊聚祈禱、感動流淚的影像傳回臺灣,上人同感欣喜。
「災難過後,更需要宗教力量帶動人人自我反省、懺悔過去;提起至誠之心虔誠祈禱,祝福未來。」上人指出,宗教是穩定民心的重要力量,人心有正確的信仰,人生就不致散漫偏差;民心安定,社會就安定。
在莊嚴的彌撒儀式中,萊特省大主教與聖嬰教堂歐品尼亞諾主教,同聲感謝慈濟援助建教堂,更把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帶進全市。上人欣慰表示,宗教之間都能不分彼此,帶動人人提起敬畏天地之心,互愛互助,天下就能平安祥和。
「有些人住豪宅、生活富裕,還是不斷地追求,永遠不滿足也不快樂。反觀,菲律賓受災民眾所求不多,有教堂可禱告、有簡易屋可住,就感滿足、歡喜。期待人人心中常存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四神湯』,即能擁有歡喜、快樂的人生。」
合心、互愛,力量大
「每一項志業建立之時,都面臨種種困難,寸寸道路、步步難行;幸有許多人伸出雙手牽扶,一步一步走過艱辛坎坷的道路……」
今年最後一次志策會,上人開示,慈濟四大志業是應天地人間所需而建立,硬體是由大眾愛心點滴匯聚而成,精神理念的帶動更是不易。「唯有人人合心相處、和氣互動、互愛互助、協力付出,才能凝聚力量推動志業。」
慈濟人平時在社區救助貧病苦難人,付出無所求而廣行善事,仍會遭遇困難、挫折;卻能以佛法鍛鍊身心,只要苦難眾生得救,就感到開心歡喜。上人勉同仁要學習這分志工精神。
「慈濟人殷切求法,每天清晨到道場『薰法香』,即使氣候再冷也不休息;聞法之後,面對人生逆境能夠運用佛法轉心念。這分認真精進,讓師父感覺再辛苦都值得。」
上人致勉,慈濟是個大家庭,四大志業需要靠人人付出心力,彼此合和互協,才能達成理想;期許四大合一,共同發揮淨化人心、造福社會良能,帶動社會善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