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8期
2015-01-26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阿板薰法香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人世間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發現歡喜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8期
  二十四日 解開心苦



12‧24《農十一月‧初三》

【靜思小語】轉心念,解心結,跳脫心靈苦難。

柔和善解,離諸惑妄

凡夫常隨境界起伏,生煩惱、發惡語、造惡業。晨語時間,上人提醒,善調身心,謹慎身、口、意。

「行菩薩道,要入人群磨練。看到他人負面言行,自我警惕修除習氣;見聞不好的聲色,要運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引導對方改除習氣。」

上人說明,出於利益他人的誠心,勸導改善言行,是「布施」;運用柔言「愛語」,才能讓人樂意聽從勸誡;以身作則引導他人向善,是「利行」;團體中相互勉勵、共同精進,即是「同事」。

「『四弘誓願』第一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欲度一切眾生,要先從調整己心、度化身邊人做起,再推及大眾。生活中要時時運用四攝法,和睦待人、處事圓融,相互鞭策、共同精進。」

上人勉眾「以誠調心」,用至誠之心待人接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能軟化鋼鐵之心,使頑石點頭,感動人、帶動人朝正向精進。

臺南慈濟志工莊雄行,大兒子十二月初於工作中不慎被大樹壓倒往生,另一位同事下半身癱瘓。夫妻痛失愛子,深感心痛,但因長期聞法、行菩薩道,了解世間無常,故能善解因緣,不追究兒子公司的責任,且寬慰傷心內疚的老闆;感恩孩子用生命教育,成長父母慧命。

「平時聞法不漏失,即能涵養出至誠之心、柔和善解的態度,以及『離諸惑妄』的智慧,讓心境保持輕安自在。」上人肯定師兄真正做到「柔和善解離諸惑妄」。

「遺憾的事既已發生,再如何悲苦計較,毫無幫助。想得通、看得開,就容易跳脫心靈苦難。反之,心中無法,逆境來時,常受悲苦、煩惱糾纏,苦上加苦。」

在堪忍的娑婆世間,唯有佛法能拔苦。上人叮囑大眾聞法入心。「時時以法水滋潤心地,才能『有法度』;時時轉心念、解心結,即是大智慧。」

轉化生命,增長慧命

彰化員林第一顆慈濟種子洪謝雪師姊,一九九○年受證慈濟委員後,將自家經營的照相館當成度眾道場,笑口常開,像媽媽一樣照顧大家,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也是鄰里友人的心靈良師。

兩天前,師姊以七十三歲之齡往生,家人成就其捐贈大體的心願,昨日護送回到慈濟大學;孩子表示母親做慈濟做得很快樂,他們會繼續接棒。

早會時間,上人感恩師姊成就許多人轉化生命、增長慧命。「投入慈濟二十多年,她招募會員一千多戶、帶動出六十多位委員,發揮了很大良能;慈濟讓她的人生,從平淡變得豐富而有價值。」

雖不捨貼心弟子離世,但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上人仍致以虔誠祝福。

日日都有許多人間事相,印證「無常」之理;上人勉眾,心中有法,就能看得開、想得通,待人處事自然圓滿圓融。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