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 無所求,「做」就對了

12‧3《農十月‧十二》
【靜思小語】佛法不是讓人「求」的,是讓人「做」的。
靜心,就能通達真理
清晨於關渡志業園區會客室,一位訪客訴說無法控制自我心念與行為,似有「通靈」能力,懷疑自己「卡陰」。
「要正信,不要迷信。」上人直言,這是心理疾病:「要提起正信正念,心正則諸邪不侵。否則愈迷信就愈害怕,愈害怕就愈煩躁、無法把持心念。」
訪客感嘆自己平日也常布施、付出,為何還會如此?
「做好事是人的本分,不是為求得保佑。」上人強調,有愛心、有能力,要把握機會付出。「心存『求』的念頭,為求取好處而行善,心就有罣礙。前腳走、後腳放,才能不斷向前精進。」
訪客表示:「我只求心安。」
「連心安也不必求。」上人教其要就醫,並且投入環保,將心思專注在整理回收物、用心分類。「時間在認真工作中過去,種種雜念也會慢慢消除。即使生活忙碌,心靈也能輕安自在。」
什麼是「通靈」?上人表示,其實沒有什麼靈可通。「心靜下來,精神就能通達。一直想著自己被外力干擾、糾纏,心被卡住了,怎麼能通?想不開則不通。把人做好、路走得正確,就能通達覺悟的菩提道,如此就是『神通』。」
心靈,最莊嚴的道場
北區慈誠、委員聯誼,上人教示,人群、社會,就是慈濟人修行的道場,要在生活中運用佛法、印證佛法,利益人群。
「佛法不是讓人『求』的,是讓人『做』的。」上人教導,修行道場無處不在,「自己的心,是最莊嚴的道場。心靈道場要莊嚴,就要在生活中歷練,聽法入心,將法運用在人群中。」
走入慈濟宗門,上人肯定大家在行善助人的同時,已經走入佛法真理,直入大乘菩薩道。
「環境愈是惡濁,蓮花開得愈燦爛,而且花果並現。慈濟人走入人群修行,人間社會就是供應養分、滋長蓮花的淤泥池;要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利益人群而不受煩惱無明染著。」
走入人群磨練,如何自我提升智慧?上人教導,要時時修除習氣。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只是受外境誘使,產生層層煩惱無明。應察知自我習氣,運用佛法層層修除,愈益接近真如本性,就能透徹一切道理。」
有些人與人互動,總是「有聲有色」——喜歡用諂媚的好話、奉承的臉色,讓人感到歡喜、如入陷阱而迷茫沈淪,聽不進勸誡的真實語。上人教導,要謹慎言行,真誠待人而不綺語。
「心有所求,就有污染;執著於自修自度,不願行善付出。心正、道正,不受人群的煩惱污染,才經得起考驗,不會自我阻礙道心。」
慈濟是菩薩家庭,上人強調人人都是法親。「你我師徒一心,要結生生世世的緣。要『以法為親』,時時殷勤精進、引法入心,建立生生世世都在靈山會相度的因緣。」
今年歲末祝福主題「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上人期許人人將法親視為一家人,相互照顧、共同付出。「這分『誠之情誼』,能讓人間祥和、充盈祥瑞之氣:日日用至誠之心付出,人間有祥兆,社會更加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