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前顧後 志工專業
撰文‧高玉美
|
老人家困擾於山區潮溼氣候所帶來的痠痛問題,林金龍醫師(左二)仔細診療,李建隆與呂品佳在一旁關心。(攝影╲李至祥)
|
往診前一週專程提醒老人家,義診後不時噓寒問暖,
志工是義診團隊最好的先遣與後援。
初夏,三芝老梅海邊的綠石槽,隨著漲、退潮的湛藍海水,漂浮那一團團的綠,天然景色美不勝收。星期六的早晨,喜愛攝影的夫妻李建隆與呂品佳,匆匆吃完早餐,車子往淡金公路開去,他們不是前往捕捉美景,而是為了三芝、石門獨居長者的健康而來。
三芝環山,石門臨海,兩個新北市相鄰的偏鄉,是北區慈濟人醫會自二○○三年起固定義診的地區。十年前,李建隆與呂品佳隨隊前來,拿著相機記錄醫師與老人家的互動,鏡頭下的溫馨感動了兩人,也發覺年輕人多在外打拚,只有回鄉時才有辦法帶老人家就醫,而醫師所開立的處方藥,老人家有時忘了、沒按醫囑服藥,疾病也就時好時壞。
每個月第四個週末義診前一週,李建隆與呂品佳專程拜訪,一戶戶提醒,以免醫師往診時撲空;而平日若有空,也會上山關心。李建隆駕車在狹仄的山間小路,熟練地彎來轉去。「阿茶阿嬤早!」車才停好,就看到阿嬤的印尼籍看護,已經扶著老人家在院子裏散步。呂品佳將手上的蛋糕,輕輕地交到阿嬤的手上,「這你愛吃的雞卵糕!」
「下禮拜,先生會來關心您的健康喔!」阿嬤輕微重聽,呂品佳稍微提高音量。
「最近天氣比較回暖了,晚上睡得好嗎?」李建隆也關心老人家的生活起居。
阿嬤回答不清楚的地方,兩人就詢問看護;就在聊天的當下,阿嬤的兒子、媳婦也開車回到山上探望母親,看到志工不時來拜訪,感激不已。
「真見笑,若不是為了生活打拚,我也不想把老母親放在山裏。我阿母就喜歡住老家,嫌城內吵、空氣糟,我們只好請看護跟老人家作伴,三不五時回來看看。真的是感恩你們慈濟的用心,我母仔都把你當成另一個兒子了!」阿茶阿嬤的大兒子,不好意思地搔搔頭說著。
「下個月初八,是我阿母八十五歲生日,子孫們都會回來,你全家一定要上山來吃一頓便飯。庄腳菜,吃粗飽,千萬不要棄嫌,我阿母會很高興!」大兒子誠摯地邀請李建隆全家來為阿茶阿嬤祝壽。李建隆笑著說:「歹勢啦,您一家團圓,我們來打擾!」
耆老引路 深耕社區
最初,獨居長者們防範李建隆與呂品佳關懷,擔心是詐騙集團。有一回上山,李建隆巧遇高齡近九十歲的謝瑞源阿公,他世居三芝山上,很了解庄內人家的情況,於是請他幫忙引薦、探望老人家。
「這對夫妻真正很有心,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關懷庄內的老大人,這種鄰里情誼,只有古早時候才有的,沒想到他們持之以恆,在庄內經營這麼久,足感心啦!」謝瑞源說,本來還以為他們只是說著玩玩,沒想到竟持續了四、五年。
夫妻倆也拜訪三芝國小,讓慈濟人醫會醫護人員為小朋友做口腔衛教;定期衛教的同時,也與學校的愛心媽媽有互動,開始籌畫茶會、開手語班,從中帶動出幾位志工,就近照顧鄉里,「在地人投入付出,親幫親、鄰幫鄰,才是長久之計,也是我們關懷社區最終目的。」
有里長及耆老的引路,又有愛心媽媽好幫手,夫妻跟居民建立深厚感情。呂品佳說:「上人要我們落實『社區關懷』,以前一直沒辦法體會,也不知道如何著手;因為參與人醫會,深入鄉間與老人家接觸後,才知道他們的落寞與孤寂。我們只是利用閒暇來陪陪老人家,他們開心,我們也很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