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 醫道

9/2《農七月‧十二》
【靜思小語】醫療工作搶救生命,要「感恩、尊重、愛」。
深入疾苦
慈濟印尼分會明年將慶祝二十五周年,規畫系列活動,並邀集華裔和印尼裔志工與會眾共同精進。與印尼志工談話,上人肯定大家的合心,也叮嚀要深入疾苦,走入群眾,才能讓志業在印尼社會扎根,長久傳續。
上人表示,佛法給予明確的精神方向,大家認同並遵循,才能在以伊斯蘭信仰為主的社會,帶動這麼多人付出,「印尼貧富懸殊,志工有充足的力量、很好的因緣,要珍惜這分福,會合力量、用心去做。」
上人叮嚀志工做好社區訪視、慈善關懷,並且普遍帶動精神理念,「愈多人有相同的觀念,心地清淨了,大地就能夠回歸清淨。」
醫道使命
慈濟大學醫學系五年級同學,即將進入醫院實習,在師長帶領下回到精舍參與人文共識營,並且參加授袍宣誓典禮。
「當我虔誠地為你們掛上聽診器,內心有萬千付託、無量叮嚀── 有多少人的生命交託在你們的肩膀上,也期待你們給予病患更好的生活品質。」上人開示,人生最苦,莫過於生病而不由自主,人間不能沒有醫療,同學們投入「醫道」,亟需勇氣和使命感。
「走入醫院見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可以看到病床邊的大醫王、師長們如何面對病患,以及病患承受何等痛苦、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醫療人員。不只是醫師、護理師,醫院的每個部門環環相扣,合力救治病患。」
上人指出,從事搶救生命的醫療工作,不能缺乏「人文」。所謂人文,是生命的精髓、生命的方向,也就是「人之本」,人文精神要從言行態度展現。
「慈濟志業的人文精神,是『感恩、尊重、愛』。」上人期許同學們投入醫療工作,要「感恩」病患讓自己有發揮所學的機會;每位病患有不同的生命歷程與病況,對於醫師來說,也是醫學的活課本。
「付出不求回報,還要感恩,讓病患感受到『尊重』;並且用平等的慈悲『大愛』,救治所有的病患。」
上人叮嚀同學們,無論在學校或醫院,慈濟有許多人用盡心力栽培良醫,包括「無語良師」們,將身體奉獻給醫學教育,「大家真心、虔誠地奉獻,希望你們用這分珍惜的心在未來的醫療道路上付出,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