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恆持初心

9/1《農七月‧十一》
【靜思小語】珍惜時間,恆持初心;一秒鐘,一輩子。
建立信心啟發愛
哈維颶風八月二十五日登陸美國德州,造成嚴重災情,迄今仍有地區積水未退;位於災區休士頓的慈濟人,積極籌備賑災。
「天天聽見、看見同仁回報德州的訊息,關心也擔心,在擔心中也有感動。」志工早會,上人表示,慈濟人平安,相互關懷;達拉斯未受災,慈濟人則應政府請求運送毛毯等物資到收容中心,讓撤離的休士頓居民安心避難。
「在這個時刻,人人動員;平安的、可以走出去的人,用感恩心當『不請之師』,主動積極投入。」上人肯定美國慈濟人「向內關懷,向外付出」,等待積水消退、交通恢復以後,需要凝聚更大的力量投入賑災工作。
氣候異常愈來愈劇烈,一旦災情發生,無論國力強弱,都令人難以承受;若是人人難以覺醒,未來會有更多人受苦受難。
「要戒慎虔誠,也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的一念間。若是利益自己,不顧天下,就會造成危機;要帶動人人守護大地、守護生命,與天下人共甘苦,將心比心,以同理心付出,人類就會有福了。」
上人勉勵人人建立信心,「不是沒有力量,是沒有啟動這一分愛心;即使力量微弱,也要盡這一分心力,從少數人開始,可以影響家庭、影響周遭的人。」
時間能成就一切
與慈濟科技大學師長座談,上人分享,「把握當下,恆持剎那」、「一秒鐘,一輩子」都是自己的座右銘。時間分秒飛過,因緣稍縱即逝,要把握最初的一念心,時間能成就一切。
慈濟四大志業即是起於最初的一念間,以及下定決心的那一秒鐘。當年慈善訪視時,看見「因病而貧,因貧而病」,有感花蓮醫療資源匱乏,北上就醫交通不便,以致許多寶貴生命消逝,於是發願籌建花蓮慈濟醫院。
曾經訪視一戶個案,案主在伐木工作中不慎被滾落的木材壓傷,從此癱瘓,只靠太太打工的微薄收入,撫養四名幼子。接獲提報,來到他們所住的茅草屋訪視,驚見案主躺臥地上,有老鼠正在啃咬他的腳,傷口已見骨,但是他毫無知覺,「我對這個個案記憶很深刻。案主往生以後,慈濟繼續幫助這個家庭,直到孩子有就業機會了才停止。」
上人感慨:「先生努力工作,原本家庭幸福,但是災禍剎那間降臨。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其中一秒若有差池,也許就影響一生。」
上人也分享,如今在非洲大地有許多本土志工精進聞法並身體力行,之所以能夠帶動出這群人間菩薩,是起於二十多年前臺商慈濟人的一念心,即使治安不佳,他們仍取之當地、回饋當地,以真誠的愛救濟貧苦;居民感受到這分尊重,也以感恩回報,不少人更投入志工,幫助同胞。
「每一次談起非洲的『黑珍珠』,就由衷歡喜、法喜充滿。儘管信仰不一樣,但他們法入心,力行慈濟菩薩道;雖然生活貧窮,但是學習靜思精舍自力更生的精神,潔身自愛,克勤、克儉、克難地做慈濟。只要心靈富有愛,就有力量助人。」
在座教職同仁有些是慈濟畢業生,上人勉勵,與慈濟緣深,要走得更近,對慈濟「知深」。也感恩師長們用心教導學生,建立起品格與禮儀,並受到肯定,「學業成績只在一時,品德則跟著人一輩子,品德教育比學科分數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