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壽命無量
慈濟濟世已超過半個世紀,許多資深志工已滿頭華髮,因病痛或老化,步履漸緩,但依然踏實地走在菩薩道上不退轉,其定力和智慧予後輩無限的啟發。
此也改寫我們對老年的既定印象,生動印證佛法常住不滅的真理。證嚴上人這半年來提出「壽量寶藏」的概念,更激勵廣大志工以年輕五十歲的心態,歡喜在菩薩道上行行復行行;甚至百歲人瑞也發願加入。
上人以《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談及的「佛壽無量」,應機開啟「壽量寶藏」的新思維。此源於上人去年底行腳經彰化時,看舞臺上「記憶保養班」的老人家表演,有些年紀較年輕,卻已受失智症所苦,生活難以自主。當時上人驚覺自己也是老人,內心不覺生起疲憊感。
爾後上人來到雲林,與環保志工談話,一群八、九十歲的長者精神矍鑠,紛紛發願:寧做環保到生命的最後一口氣,也不願病死。上人為這分積極的生命態度所振奮,在往後行腳的每一天,時刻提醒自己挺身坐直不認老。
上人闡釋提出「壽量寶藏」的用意,是鼓勵菩薩行者莫被壽數形相束縛,莫覺得已老而無用;不妨將人生的五十歲寄存於寶藏中,以年輕時的精神毅力再度出發,發揮更多的良善潛能。利益眾生的同時,在修行路上精進,經驗代代相傳,可以創造無窮的法身慧命。
「慈濟將佛陀理想中的菩薩境界落實在人間,人人身體力行。雖然人生很短,但是把握在剎那間生起的一念,念念相續,可以延續無量劫。」上人近月來再度行腳,重申此立基於佛法實踐的超越觀點,也欣見許多志工都變得年輕有活力。
隨著醫學和生活品質提高,人的壽命不斷延長。然而,「壽量寶藏」的概念也提醒我們,人並非是「活著」就好,最重要的是,如何不斷開發自己的精神腦力,與他人締結和諧有愛的關係。
老年照護已是現代社會的重大課題。本期主題報導將藉由百歲資深志工蔡寬、投身失智照護的曹汶龍醫師、照顧雙親學習如何老去的賴其萬醫師,以及靜思精舍德澡法師等人的觀點,關注人人如何自我安頓,讓智慧開顯發光來圓滿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