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姊妹 他鄉「心」故鄉
撰文‧朱妍綾 攝影‧黃筱哲
|
高雄鳳山區多位新住民女性先後成為慈濟志工,在臺灣有了同樣的心靈故鄉。
|
二十多年來,已有五十多萬新住民,在你我周遭,
撐起家庭、進入職場、養育下一代;
在高雄鳳山,有一群新住民姊妹自助助人,
調適了文化差異,也寫下跨國婚姻幸福經。
初秋,校園大葉欖仁的葉子撒落一地;和孩子們拿著竹掃把掃著中庭的落葉,枯葉與掃帚摩擦,颼颼作響。資源班老師來到我身邊,說著孩子近況,「老師,玲玲經重新鑑定後,可以不用去資源班做語文的補救教學了。」
玲玲一年級入學鑑定時,建議必須做語文的補救教學,原因之一是越南籍的媽媽無法協助孩子學注音符號;從小,媽媽和她的對話一半是越南母語,所以孩子在學習語文的關鍵期,顯著落後同齡的孩童。
「經過兩年補救教學,確定孩子的語言發展沒有問題,現在進步很多!」與特教老師一同走向教室,邊聽著她的陳述。
遠遠看見玲玲的媽媽站在教室門口,她一看到我,就迫不及待地高興說道:「老師,玲玲不用再到資源班上課了!」
「恭喜你們了。」我說:「玲玲對於語文的理解能力愈來愈好,也是媽媽認真配合教導的功勞啊!」
「來臺灣十多年,剛來時,要聽懂華語都很困難,又要適應這裏的生活習慣,還有,一家子的生活……好累!我只會講越南話,怎麼教孩子念書?小孩也不知要學哪一種語言?我一直很害怕孩子會有自卑感,覺得比不上別人。」這是玲玲媽媽心中一直罣礙的事。
「現在你放心了,知道孩子是有潛力的!」我拍拍媽媽的肩膀說。
「老師,我們把落葉掃乾淨了,好多喔!」孩子們老遠喊著。玲玲和同學回到教室,從這學期開始,她不必再利用早晨的時間到資源班上課了。
看著玲玲的媽媽腳步輕快地消失在長廊的盡頭;我心歡喜,想必,她已卸下心中的一塊石頭。
|
鳳山新住民親子成長班五月舉辦孝親活動,藉由闖關遊戲中當彼此的眼睛、默契考驗,體驗父母辛勞,加深親子間的了解。
|
軟實力的愛
玲玲媽媽心中的問題,也是許多新住民子女入學後對學校生活適應的問題,包括語言溝通、學業表現、人際互動等。
然而,孩子的適應只是新住民處境難處的延伸。根據內政部統計,到二○一七年為止,新住民包括中國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累積達五十三萬,他們在中小學就讀的子女數高達十九萬。新住民女性進入臺灣,儼然成為一種社會趨勢,然而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風俗民情及生活環境,都面臨跨文化適應的衝擊;她們的移入形成新興族群,卻也成為社會中相對弱勢的一群。
在高雄,有四萬七千多個家庭有外籍配偶,其中又以鳳山區人數最多。十多年前,我在學校擔任輔導主任期間,晚上兼上成人教育識字課程,發現學員中新住民比例逐年增多,她們承受著社會文化調適的壓力,奉養公婆、照料先生與孩子,每天從早忙到晚,還能利用晚間來進修,算是家庭很支持的。
感受到她們來臺生活適應的不易,很需要心靈支持的力量,一群慈濟人有了組織「慈濟新住民親子成長班」的發想,二○一一年二月起在鳳山聯絡處開班,至今已過七個年頭,有四千兩百多人次親子學員參與,從課堂到社區織起關懷網絡。
早期為每週五晚間成人的華語文課程,與媽媽同來上課的孩子則委請教師陪伴指導課業;來到這兒的孩子,從四歲幼稚班到國中,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有效學習,依年齡分組,活動的場所從教室延伸到中庭、到餐廳、到迴廊;國中的學生則以課業指導為主。
如今上課時間為每月第四週的週日半天,親子成長班大人與孩子依舊分流上課── 孩子們學習生活行儀、聽故事與DIY課程;新住民媽媽也暫時放下家務、工作,為自己充電,與姊妹們相聚。
「不用!不用!男生力氣較大。替全班同學服務烤鬆餅,非常快樂!」年輕的爸爸婉拒幫忙,用力攪拌著鬆餅粉,陪太太來上課的他,一樣認真。不只是先生陪著老婆來,高齡的婆婆也陪著年輕的媳婦來上課。
「學手語、閱讀、美勞,來到慈濟真的學到很多。」
「剛來的時候,就覺得慈濟師姊們都很親切,教我們如何與人相處,潛移默化中,自己的脾氣變好,對孩子也比較有耐心,會用溝通的方式跟他們好好說,孩子也都很期待來上課。」來臺灣十二年的范玉雲,已經連續上了三年的課程。
志工善用鳳山聯絡處空間,讓新住民媽媽與孩子分別進行豐富的主題課程,每年並有全家參與的戶外踏青。(攝影/郭淑慧、黃俊強、孫麗鈞)
難行路能行
慈濟人的大愛,讓學員感受到溫暖,七年來,也考驗著教師與志工們的智慧;陪伴這群需要從識字開始的新住民姊妹,不論志工人力或課程設計都是挑戰。
某些社教機構或學校也有新住民課程,並提供學歷或學習時數的認證;而慈濟新住民親子成長班的特色,則是設計多元彈性的課程,適應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菲律賓等不同地域,包括烹飪、插花、健康講座、美容、美髮、家鄉料理、環保手工袋製作、手工皂製作等內容,吸引學員投入。
每個年度的戶外踏青是親子們的最愛,不只有多元文化的交流,也是新住民姊妹們全家聚會的日子。在大樹下學習,環保體驗,分站活動,難得全家大小攜手同心。
為了解除新住民家人的疑惑,並與新住民的姊妹們建立更深的情誼,志工也走進社區,到學員家中拜訪。家訪互動過程中,傾聽家人說出生活的點滴,也深刻感受到新住民們離鄉背井孤單無助的心情;雖然開辦親子班非常不易,志工仍願意堅持下去。
志工了解,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問題,但都需要愛的關懷;在一次又一次的陪伴中,也帶出更多新住民媽媽參與社會服務,在自助助人中,看見人間的美善。
相邀來上課
高雄鳳山新住民親子成長班
開課時間:每年九月
慈濟鳳山聯絡處電話:07-7475132
高雄蕙質蘭心新住民成長班
慈濟岡山志業園區
洽詢時間:週六至週三
電話:07-6233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