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造福氣,轉濁氣
6/26《農五月‧十三》
【靜思小語】善用科技防災,人心更要合和,以福氣轉濁氣。
法入心,師徒分秒不離
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圓緣後,海外慈濟人繼續留下來分享當地的感人故事,上人也關心各地志業推展狀況。
二十五歲的羅登,是菲律賓人文真善美志工,他拍攝許多志工關懷活動,自己的習氣也跟著改變,愈來愈懂得尊敬長輩、珍惜家人;他也說,以身作則孝順父母,就不擔心自己的小孩走偏。
上人肯定表示,百善孝為先,力行孝道能讓家庭和樂。「感恩父母,就不要讓父母操心,這比再多的物質供養都來得重要。年輕人懂得懺悔,轉變觀念,從過去的黑暗轉向光明,值得肯定;也是要時常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朝正確的方向精進。菲律賓有很多菩薩典範可以學習,跟著他們一起做好事,掌握好人生方向,祝福你們!」
上人叮嚀阿根廷慈濟人,雖然南美洲離臺灣很遙遠,回來一趟不簡單,但是只要有法時刻在心,就與師父分秒不離。「師父這一輩子最大的期待,就是弟子們慧命增長。生命只有一生一世,慧命才是永恆的。與其盡此生只在人與人之間計較、結惡緣,被煩惱糾纏,不如把生命投入人間付出,結來好緣,為自己找到清楚的方向,生生世世續行菩薩道。要懂得從凡夫的煩惱中解脫,勇於承擔,增長慧命!」
緬甸許多農村沒有完善的公共建設,聯外道路也只是泥土路,一下雨就積水泥濘;仰光與馬來西亞慈濟人下鄉訪視、發放或舉辦愛灑活動時,經常要涉水進村,有時淤泥甚深,往前邁出一步就困在泥濘中,需要後面的人幫忙「扯後腿」。
志工們以幽默語氣分享,讓大家笑聲連連,也深刻感受到慈濟人的「幸福」,以及他們使命必達的堅定道心。
上人說,在人間行菩薩道,也會遇到深陷泥濘的困境,幸好前方有人拉拔,後面有人鞭策與守護。像烏丁屯師兄可以帶著大家走入農村,也一路守護,讓人人安全抵達,這分因緣起於慈濟人在水災之後幫助烏丁屯師兄所住的農村,啟發了第一顆當地種子,這顆種子就能從「一」生無量,遍布大地。
烏丁屯師兄虔誠接受慈濟人傳來的法,善待、疼惜天地眾生,他不灑農藥,而是用愛與農田對話,所以眾生也以愛回報,讓他豐收改善生活,更加發心行善付出。不少慈濟人從上人開示及大愛臺的報導,得知師兄的人生故事,難得親見師兄,興奮得如同看見偶像,希望多與他互動。
上人遂言,師兄受到崇敬,不是因為他有高深的學問,而是他有無比的虔誠。這分虔誠心最能感動人、度化人,所以師兄和團隊來到烏善丁所在的農村,分享他的經驗,讓烏善丁也受感動、被度化,主動在村裏發送「米撲滿」,鼓勵家家戶戶日存一把米,幫助更為貧困缺糧的家庭。
「烏丁屯、烏善丁這兩位都是鄉村典範,他們的發心與行動,可以影響多少人!有十五個村落響應日存一把米,每個月可以幫助六十多戶,實在很不簡單。」
上人說,緬甸農戶的「米撲滿」,見證自己在臺灣呼籲的「八分飽,二分助人」,可以凝聚救濟貧苦的大力量;這是人、事、理相應的人間真實法,請大家繼續用心努力,帶動更多人付出愛心助人。
人心合,合力付出造福
與中央氣象局葉天降局長等業務主管、多位訪客談話,上人表示,各位都是通達天文、地理的專家,也很關心慈濟在海內外所做的慈善救助工作,感恩大家前來指導。大自然的威力是人力無法抵禦的,確實要敬畏天地,除了善用科技觀測與防災,最重要的是「人和」,人的心要合與和,才能做好一切防範工作。
臺灣在夏秋常有颱風,很需要氣象局的預測,讓大家調整生活行程,保障平安;然而天候瞬息萬變,民眾也會抱怨氣象預報不準確。「其實不是氣象預報不準,而是人的業力影響了氣候;若是用愛造福的人多、福氣大,就能避開災難。若是颱風轉向,也要真誠感恩。」
上人說,天災其實是人為,人所造作的業力,會成為一股無形的「氣」,影響天地氣候;是人破壞環境在先,災難隨後而至。
「現代人強調個人的權利,只想到自己,各有主張,誰也不讓誰,就起了爭執。人心無明、不辨是非,所以造成種種社會問題,導致世間濁氣重重;長久以來累積的業力濁氣,就像嚴重的空氣污染,讓人看不清前景,也會危害眾生的性命。身在這樣的時代,也不能灰心喪志;我們志同道合,要善用大家在專業領域的長才,合和互協,會合眾力淨化人心。」
上人說,人人的一念善心會合起來,就是一股改善天地人間的大力量,付出造福,就能轉化惡業濁氣為福氣。
多承擔,用心耕耘福田
與歐洲、美國慈濟人談及葡萄牙林火關懷後續,上人感恩歐美地區慈濟人跨國合心,幾次遠赴葡萄牙山鄉勘災、發放,而且布善種子,招募到多位發心的葡萄牙志工。「所救濟的金額與物資實在不多,但是大家用心很多,而且很誠懇,感動了當地政府與居民。」
「福田已耕,種子已經播下,往後當地有孤老無依或是低收入而需要幫助者,慈濟人應該要帶動志工去訪視;有機會實地走到苦難人的家中,看見人間苦相,才能真正精進。要成就菩薩,一定要為他們開道,給予明確的方向,才能讓人朝著道路走下去。」上人鼓勵歐洲慈濟人把握因緣多承擔,用心耕耘福田。
助人樂,豐富生命風光
一位師兄帶著好賭的兒子來到上人面前,上人鼓勵他投入當地的年輕志工群中,和大家一起善用時間,做利益人群的事,體會助人的快樂。
上人說,或許在賭博時會感受到快感,但是相信心裏終究還是會有一絲虧欠與罪惡感。在慈濟有許多志工,年紀輕輕已經走到許多國家,做了很多好事,他們隨時都可以抬頭挺胸對人分享所做的事情,很安心、很自在、很快樂。
上人舉述緬甸慈濟人要到農村訪視,常常深陷道路泥濘,需要前後夥伴幫忙「救拔」,直到最後一個人脫離泥濘。所以說,去幫助人、去救人,也會面對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但是慈濟人卻願意一次再一次前往苦難之地,扶助困苦人,也帶動出種子志工、日存一把米助人的米撲滿會員,就地帶動起善的效應、善的循環。
上人舉此實例教導,不要輕視一個助人的念頭,也不能輕視點滴之力;而且善用生命時間救助人,也為自己累積美好的生命風光── 看見餓肚子的人有飯可吃,看見原本迷茫無明的人找到方向、有所成就,這是一分很寶貴、無可取代的美好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