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至二十八日 莫忘那一念

12.27~28《農十二月‧初二至初三》
【靜思小語】社會有需要,就投入去做,歲月會成就一切,讓自己不後悔。
回到「大林的家」
二十七日在大林慈濟醫院,醫療主管同仁引領上人繞視重新裝潢的中醫部診區及住宿型長照中心。與醫療科座談時,上人欣言,每次行腳回到「大林的家」,聽到大家分享醫療個案,就會很慶幸當初大膽決定在這裏建這所醫院,才能讓這麼多人解除病苦。
當時鎮長、議長到花蓮,請求慈濟到大林建院,衛生署張博雅署長也來請託,「鎮長、議長說,這所醫院規模像花蓮慈濟醫院就好了。我想:花蓮都可以了,難道在西部建一所相同規模的醫院會有困難嗎?我對大林很有信心。但是,真正來到大林一看,心就很怕了,因為離嘉義市有點距離,而且是甘蔗田中央,四處都很荒涼;大林鎮人口不多,醫院建地前面也沒有商店,一片荒蕪。但是面對當地人士的懇求,不敢說『不』,讓我受很多的折磨;『莫忘那一念』,我的這一念,總是只要當地人士說需要,我就去做。大林慈院就是這樣決定建院的。」
「雖然現在想起來會怕,但是我沒有後悔,因為聽到、看到了這麼多人得救,就覺得幸好當初決定在大林蓋醫院,也很感恩林執行長(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簡院長(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他們當時還在花蓮慈院,接受我的請託,去關心大林慈院工程,承擔第一屆院長、副院長,穩定醫院人事,很感恩大林慈院啟業之初的那一群人。」
上人也介紹已經受證清修士的靜憪師姊(林碧玉副總),從花蓮慈院籌建之初,直到現在各所慈院建設,都有她的投入與關心。回憶那一年,有許多重要的慈濟大事記,需要投身其中的每一位用心回憶與述說,讓慈濟歷史更加完整。
「最近幾次行腳,聽到各地慈濟人回憶過去,都覺得歲月成就了一切,也成就了慈濟人的生命價值,因為大家把握了最初的那一念發心,不斷地付出,合力做了許多慈悲利他之事。」
「另一個感覺是,臺灣幸好有慈濟,這幾十年來,這一群慈濟人對鄰里、為社會真的奉獻很多!」上人感恩大林慈院團隊就地發揮守護生命的良能,也照顧南部的慈濟法親。
「生病很苦,慈濟在這裏建醫院,為的就是解除眾生的苦難。感恩我們有這麼好的醫師,不只是在臨床用心救治病患,研究也不懈怠;除了醫師,還要有護理人員、其他科室團隊,大家合和互協,才能聞聲救苦,少一科都不可以,感恩大家共同發揮愛的能量!」
相互支援照顧老病
二十八日,上人與若瑟醫院及中正大學訪客談話,感恩中正大學提供大林慈院主管同仁進修機會,於臨床醫療及醫療教育、研究方面多所助益,成就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
位於雲林虎尾的若瑟醫院是天主教醫院,創立六十多年以來,服務許多雲嘉民眾,然而近年來難以招募到醫療人力,這兩、三年來與大林慈院合作,由大林慈院醫師支援門診。上人表示,鄉間有許多獨居長者很需要醫療照護,位處雲嘉鄉鎮的醫院也要負起照顧長者的使命。雖然彼此宗教不同,但都有一分清淨如水的愛,可以滋潤乾旱大地;也因為這分愛是相同的,所以要相互支援與幫助,合力照顧社會上的老、病、殘疾人。
老年長照落實社區
上人來到雲林聯絡處,楊秀麗、程美娘、顏森及李秀玉師姊在歲末祝福典禮中分享,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斗六市三棟大樓倒塌,以及古坑鄉草嶺村走山等重大災情。雲林區志工災後自動自發,立即趕往災區,從急難救助到中、長期搭建組合屋、大愛村,持續不斷的募心募愛行動等等,師姊們的分享也勾起臺下許多慈濟人的回憶。
上人肯定慈濟人總是應社會、人群所需而付出。與五十多年前相較,現在臺灣的經濟狀況好得多了,經濟困難的濟貧個案已經不多,可是心靈需要陪伴、照顧的個案增加很多,尤其社會高齡化,需要關心的獨居長者、兩老相依的家庭很多。
「雖然現在政府很用心做老年長照,社會慈善機構也很為老人家設想,但若要以少數人力照顧這麼廣大的範圍、這麼多老人家,實在無法照顧得很周全。所以我一向強調居家關懷要落實社區,慈濟人在過去五十多年都是這麼做,要保持過去、加強現在。」上人勉勵大家廣招人間菩薩,不斷帶動人人具有無私大愛,將社區裏的老人家視同自己的長輩,就像子孫後輩照顧自家長輩一樣去關懷。
真善美的醫療人文
在大林慈濟醫院會議室與雲嘉慈濟人座談,六位慈誠師兄手持甘蔗,述說大林慈院院址本是臺糖甘蔗園;王壽榮師兄與大林、斗六慈院主管們拉起用稻草綁的「粽串」發願:「田中建院二十年,緣起偏鄉病苦人,良醫典範潤福田。」
「記得當時,如以花蓮慈院的規模,在大林這個地區已經算是很大的醫院了;但是現在大林慈院的建築規模,是比花蓮慈院大得多了,建地有二十甲,矗立在平原上,整體環境很寧靜、很祥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溫馨。」
「隨著時間過去,周圍環境也有變化,不只是醫院空間擴大,宿舍增加了,醫院前方的商店、樓房也蓋起來了,附近人口增加,大林慈院在這裏負起更加重要的使命。」
上人提到,在醫療科報告及歲末祝福典禮中看到幾個醫療個案,讓人慶幸還好在這裏有這麼一所慈濟醫院,才能讓病患重獲新生;又在典禮中看見大林慈院的經藏演繹,唱頌聲很洪亮,肢體動作很整齊,尤其以曹汶龍主任為首的大醫王,呈現「千手觀音」讓人眼睛一亮。「觀世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曹主任的形象很莊嚴、很慈祥,整體看起來很美!所以無論是外在環境或是人的互動與表達,都是真善美的醫療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