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49期
2020-12-01
  二〇二〇年歲末祝福主題
  社論
  無盡藏
  專題報導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49期
  十二至十三日 心靈大富翁

10.12~13《農八月‧二十六至二十七》

【靜思小語】日發善念、日存點滴,心靈富有愛,就永遠有助人的力量。

真誠懺悔,虔誠改過

新冠肺炎疫情迄今仍未平息,反而因為時序入秋冬,有再起大流行的趨勢,令人憂心;而全球慈濟人沒有停下慈善救助的腳步,以仁慈之心勇於承擔,做好自我防護,對失業斷炊的貧窮家庭伸出援手。期間也收到印度的修女團體、梵蒂岡的神父們來函請求支援防疫物資,慈濟人調度各地的資源,持續寄送口罩、防護衣等物資。

十二日志工早會,上人表示,此時人心惶恐不安,正需要宗教膚慰人心,修女、神父直接面對、接觸群眾,很需要做好防護。在印度,底層居民的生活原本就很困苦,現在因為防疫失業,生活更是無以為繼;印度也不只受疫情影響,因蝗災毀損農作物,也導致糧食危機,貧寒者苦上加苦。

上人感嘆人間多苦,就如《法華經》所說,三界如火宅。眾生無明造業,讓人間愈來愈污濁,天地之間充滿人心貪、瞋、癡的濁惡之氣,就像火宅一樣;不只有四大不調的天災威脅眾生性命,人的心念一動,也可能引發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甚至是國與國之間的戰亂,使許多家庭破碎,民不聊生。

「要敬畏天地自然的力量,不能太自大,要虔誠、謙卑,真誠懺悔──懺悔己心常起貪、瞋、癡,犯錯造業;悔過就要改過,言行謹慎守規矩,才是真虔誠。人人都有懺悔心、感恩心,合人人的虔誠心聲,上達諸佛菩薩、諸天聽,人間自然平安。」

上人教大家培養出「覺有情」的菩薩心,要覺而不迷,才不會深陷火宅,玩火自焚而不知遠離禍患。「自覺」還要「覺他」,所以要持續淨化人心,況且事態緊急不能拖延,不能猶豫不決;為了淨化人心,要廣招人間菩薩,就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向人介紹慈濟,邀約大眾走入慈濟共同行善。只要走進慈濟,就有機會深入了解佛法道理,自己有感受、願意改變,也能伸出手再去接引別人;人人志同道合,手牽手、心連心,歸向清淨菩提心,人間就能祥和平安。

從有到無,從無到有

「慈濟志業是靠著一念心,從無到有,所謂的『有』,要由人來成就。雖然人人都很有自我,但在慈濟行佛法,總是讓人人『有我』成為『無我』,沒有『我』的執著,身心奉獻。所以即使社會地位高、名氣大,為了慈濟可以全然放下,投入志業。所以對每一位,我都很感恩,這都是因緣,只因為大家與師父有緣。」

聆聽每星期一的慈濟基金會溫馨分享後,上人說,在幾十年前,一無所有的狀況下,逐一建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確實是很自不量力,只因一念悲心,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認定應該要做的事,再辛苦、再困難,仍然咬牙撐持,想盡辦法突破一切困難。也很感恩自己有福、有好因緣,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就有好人相助,四大志業的主管都能有志一同,承擔起志業重任。

「我們要珍惜時光、把握因緣。目前有因緣可以支援防疫物資給八十多個國家地區,是因為慈濟人遍布國際,就地、就近牽起的因緣,也是出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大愛,應眾生所需而付出。」

「慈濟人不斷呼籲大家付出愛,不分宗教,點滴累積的善款,要在世間有苦難、眾生有需要的時候發揮力量。我教慈濟人勸募,即使是受助者,也鼓勵他們存零錢積善款,為的就是啟發人人的善心,培養行善的好習慣;只要會眾接觸慈濟,成為定期捐款的會員,他們自然會關心慈濟事,了解慈濟的精神方向,就有可能進一步培訓、受證成為慈濟人。只要多一位慈濟人,就代表世間又多了一個人的心受到法水淨化,又多一位人間菩薩!」

上人期待大家要有共識,只要有因緣能夠幫助人,就要盡量去幫助,而且要自動自發,不要等人來求,「要當『不請之師』,為了苦難人自動去付出。世間苦難人何其多,但是許多人沒有因緣接觸,慈濟也沒有因緣幫助到他們,現在既有修女會、天主教團體引介慈濟,我們就要以感恩心承接;眾生自有眾生福,我們『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只要我們發心盡力,就有足夠的力量為苦難眾生付出。」

多一分善,少一分貪

十三日志工早會,上人叮嚀大眾,要隨時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謹慎,不要重蹈覆轍。「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形形色色,都是讓人起心動念的源頭。原本自我提醒要提高警覺,一念之間又被外境影響,放下了應有的警惕心,而生起貪、瞋、癡的凡夫心,難以維持清淨的虔誠心。所以我才會不斷呼籲大家要虔誠,還要用行為、形象表達虔誠心。」

防疫也不能輕忽大意,臺灣相對平安,就要把握機會多造福,福氣要「做來囤」,不可到了不得已的時候,才想要「做來抵」,已經是欠債要還債的情況了。同理,每天用餐,就不要吃「欠債餐」,要用「感恩餐」,感恩天地生長、農人耕種而得的五穀雜糧。

上人說,若不吃素,一次聚餐不知有多少動物被殺;茹素以後,一日三餐所食皆不造殺業,不欠眾生命債。況且難得今生此世有此大因緣,得以聞法、行法,不但不再造業,且能修福、增慧,一定要好好把握。

「我們要不斷地招募人間菩薩,不斷地淨化人心,不斷地勸人行善。多一分善,就少一分貪念;多一人了解佛法,就多一人能滅除貪、瞋、癡念,減少人間的衝突與災難,減輕眾生共業的業力。」

「日發善念、日存點滴,只要心中有愛,就有助人的力量,就是心靈的大富翁。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銅板,也代表一分愛心,點點滴滴愛心力量匯合,滴水也能成河,慈濟在海內外行善付出,都包含每一位發心行善者的力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