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53期
2021-04-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封面故事
  親師生·坦白話
  線上請法籤
  聞思修
  健康百寶箱
  慈善臺灣
  人醫之愛
  寰宇視界
  慈善國際
  書摘
  人物誌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53期
  十三日 隔離災疫

2.13《農正月‧初二》

【靜思小語】傳承善的能量,大愛普及全球,就是一張隔離厄難最好的保護膜。

空中以法相會

大年初二的志工早會,上人安慰因疫情限制,無法「回娘家」的海外慈濟人與會眾,新冠肺炎的「大哉教育」,讓大家暫停忙碌的腳步,靜下來思考自己的心念有沒有脫序,人生有沒有偏離方向;隨著欲念追逐名利享受,是否已經追得太過頭?要好好地自我調整。

上人感嘆,疫情發生一年多以來,能夠見驚世災難而起警世覺悟的人太少了,正法教育的聲音太微弱,要人自我覺醒實在很不簡單。雖然眾生共業的業力很沉重,還是要不斷地呼籲;每一個正信宗教,都可以在此時發揮教化人心的力量,引導大眾正向。

透過網路視訊,日本與中國大陸各地慈濟人向上人拜年。聽到年輕的日本慈濟志工分享,雖然受疫情影響無法聚集在會所共修,但是大家經由網路連線聞法,連日籍志工也透過即時翻譯,天天「薰法香」,上人肯定大家用心精進,慈善工作也沒有停步。此時更需要人人相互關心、互愛互助,請大家持續在空中「以法相會」,分享聞法心得,彼此勉勵,傳法淨化人心。

大陸福建慈濟人在五個地點連線拜年,廈門「小蔬童」潘佳瑩小妹妹說,自己會認真學習得獎金,存入竹筒撲滿捐作善款;今天媽媽本來要帶她去看親戚,但是她堅持要來見上人,因為因緣難得。她站在椅子上對著鏡頭說:「師公上人,我做這些事,是為了給您打氣,希望您可以繼續為我們講法,我們也會珍惜您講的法。」上人感動表示想為佳瑩鼓掌:「我真的被這位小菩薩的打氣打動了!要我說法,那你一定要聽,而且邀大家都來聽,我才有勇氣再說法。」

上人對線上的大陸慈濟人說:「在這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讓我在大陸繞了一大圈,也看到了這麼多的有心人,個個虔誠、善良,都是天下大家庭的慈濟家人,人人合和互協,讓我安心。期待人人聞法、入法,共同行菩薩道在人間,這就是我們的使命;還要將善的能量不斷傳承下去,大愛普及全球,就是一張最好的保護膜,能夠隔離疾疫,消除厄難,安詳人間,讓人健康、平安、快樂。」

感受大地呼吸

上人與唐美雲師姊等人談話時說,人心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動亂,使天下難安;無明迷茫的凡夫需要教化與引導,可將當前的真實天下事編成戲劇呈現,藉以警惕人心。

談及自己希望用科技影音呈現《法華經》的經文道理與境界,上人表示,慈濟一直以來所做的一切,皆是走在《法華經》鋪成的道路上,一步一腳印,步步踏實。「佛陀將四十多年所說的法,濃縮在《法華經》裏。《法華經》有很多故事,像《阿含經》一般用故事教化人;《法華經》也談到許多『空』的道理,如《般若經》;並且指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如《方等》綜合《阿含》與《般若》的道理,教人行於中道。《法華經》有豐富的哲學道理,很期待用吟唱的方式,將這些道理念得通順,且便於記憶。」

上人提到在晨間極為寧靜時,可以感受到大地呼吸的聲音:「每天清晨,常住和志工在主堂做早課,我在書房裏,聽著鼓聲、鐘聲、梵唄聲,身心都很寧靜。在鐘聲出來以前,會有一段極為寧靜的時間,而且空氣很清新,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呼吸聲,好像連樹葉都會唱歌。」唐美雲師姊說,這是心靈與大自然的對話。

上人說,早期附近的房屋不多,可以直接從精舍看到海邊,清晨還能看到旭日從海面浮起,景色很美。「在對大家說晨語之前,我從寮房走出來,天還沒有亮,走到大殿的某個角落,站在那裏看一下晨曦,看著太陽快要浮起來了;也看看旁邊種的松樹,針葉的葉尖會有露水,一顆顆透明晶瑩,風一吹就會掉下來。感覺到天地的生機,天地萬物都很美。前幾天到靜思堂歲末祝福,回來時車子從山門一路繞進來,看到精舍周遭一片綠意,真的很美!」

聆聽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報告後,上人說,要寫慈濟史確實不簡單,因為從過去到現在,不僅資料豐富龐雜,而且還有當事人見證,並且歷史不斷在延續,人、事、時、地、物不斷地累積,並能從每一則真實故事傳達佛法道理。就像唐美雲師姊與歌仔戲團隊演繹《高僧傳》,也要融入現在的慈濟人文。「既有心『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就要把握當下,將自己參與的,以及聽到、看到的慈濟人與慈濟事整理起來,完整呈現真實的人間事相。」

上人談到這二天有世界各地的慈濟人透過網路視訊拜年,即時與不同語系的志工互動、對話。許多本土志工用臨時學的中文祝賀新年,或是用他們慣用語言述說心得,師父雖然聽不懂,但是心靈相通,知道他們要表達的心意。

「為什麼來自世界上這麼多國家的人,會有共同的一個善念,而且對準慈濟精神方向,絲毫沒有偏差?這一點就值得探究。所以,慈濟學、慈濟史、慈濟人,慈濟的故事很多,僅是今天所聽到的分享,如果要好好的記錄,光要識別分享的人是哪一位,有何生活背景與人生經歷,為什麼能夠講得這麼感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何況從他們口中講出來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若還要將這麼少的內容再精準濃縮,到後來已經看不到真正打動人心的真實原貌。我們要做的是努力把故事復原,讓它可以被看見。」

上人指出,要編輯慈濟歷史,彙整慈濟的大事記、大數據、大史記,所整理的是「如是我聞、如是我思、如是我見」的見聞思想,這是一個大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加油。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