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55期
2021-06-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慈善國際
  人物誌
  人醫之愛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55期
  臺中福興環保站讀書會 聽故事、話家常、歡喜心
撰文‧張郁梵、吳莉雯 攝影‧黃筱哲

在李林彩華(左一)、吳莉雯(右三)的帶領下,福興環保教育站從去年七月讀書會成立至今,環保志工不缺席,每週一上午精進聞法。

能健康做環保是福氣,參加讀書會則增長智慧,
每週一上午,婆婆媽媽聽故事、話家常,愈聽就愈懂,佛法原來很生活!

早上八點多,位於臺中市南區的慈濟福興環保站,李林彩華在音控室透過玻璃窗緊盯著前方交誼廳的投影銀幕,當影片播放到一個段落,她熟練地按下暫停鍵,並將畫面關閉,打開電燈。幾乎是同一時間,吳莉雯朝氣蓬勃的嗓音劃破寧靜——「現在請大家想想看,最近有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情,讓你覺得很煩惱?」

吳莉雯的桌上,攤著兩張寫滿筆記的A4紙,左右兩側圍著十幾位平均年齡七、八十歲的環保志工,他們剛看完證嚴上人晨語開示的《靜思妙蓮華》影音片段。

「有啊!臺鐵太魯閣號出軌,我看電視都覺得揪艱苦!」一位老菩薩馬上回答,還一臉驚魂未定的樣子。

「對啊!火車翻覆死很多人,我看新聞都會驚!」另一位阿嬤連忙點頭附和。

聽著大家七嘴八舌討論,吳莉雯耐心解釋:「大家是不是都覺得心情很艱苦?幾百人一起搭車,這就是『緣』,但每個人結果不同,這就是上人常說的『人生無常』。」

看著老菩薩專心聽講、陷入深思的表情,吳莉雯又拋出另一個問題:「大家覺得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語畢,幾位老菩薩低頭小聲議論紛紛,「大家害羞不敢講,沒關係!我們來投票,覺得『無常先到』的人舉手。」

兩輪投票過後,吳莉雯語帶神祕地看了大家一眼,咽了一下口水後才揭曉謎底:「來!我跟你們說,『無常』和『明天』到底哪個先到,其實沒人知!上人常說,唯有把握因緣付出,才能累積善業造福慧。」

這堂讀書會共修,看的是大愛臺上人講述《法華經》的晨語開示《靜思妙蓮華》第三十九集「盡諸有結,因果盡亡」。聽上人講煩惱之因,不造惡因,就沒有果來交纏,加上段落間吳莉雯活潑生動的指引與帶動,平日習慣勞動身體做環保的老人家們都若有所悟。

放輕鬆,多分享

二○二○年開始,為因應慈濟五十五周年暨經藏演繹而啟動的《靜思法髓妙蓮華》讀書會在全臺推動,不拘場地、人數皆可舉行,宛如遍地開花。志工李林彩華疼惜忙於守護大地的環保志工慧命,積極在環保站帶動,也開出一朵蓮花。

考量環保志工普遍較年長,需要一個深入了解慈濟人文和靜思法脈的資深志工帶領,於是李林彩華詢問吳莉雯是否願意承擔導讀人的工作,吳莉雯爽快答應,兩週後就開始了第一次讀書會。

吳莉雯回憶,一開始決定要帶領這群老菩薩時,有許多考量,但勇於承擔近十個月下來,她歡喜地分享自己的收穫。

由於讀書會成員多數是長者,有人不識字,有人聽不懂國語,因此以播放晨語開示影片《靜思妙蓮華》方式進行,結束後再講解。但是一次播放一集,對體力較差、注意力無法集中太久的老人家來說時間過長,細心的吳莉雯發現有人打瞌睡,於是重新調整,將每集影片分成兩階段。每段影片播放完,吳莉雯就會從上人講經說法裏,引述佛法名詞與慈濟人文精神,偶爾帶入新聞時事,把佛法融進日常生活中,讓氣氛輕鬆,也讓靦腆的志工願意開口,說出心得與內心煩惱。

吳莉雯承擔導讀人,仔細準備讀書會的內容,還會想兩、三個互動題目,讓環保志工一起討論。

斷煩惱,命就好

今年五十多歲的李文婷,每週二上午會到臺中靜思堂做福田志工,打掃環境;在吳莉雯熱情邀約下,去年底開始加入環保站讀書會。由於先天舌繫帶過短,李文婷從小說話就口齒不清,父母礙於面子,沒有幫她申請身心障礙手冊,她也因這先天缺陷而自卑不已。

李文婷婚後並不幸福,孝順的兒女不捨母親在婆家受盡委屈,便鼓勵她離婚展開新生活。在兒女的資助下,她與女兒租屋同住,沒想到女兒交友不慎欠下卡債,她幫女兒還債,原本手頭就不寬裕的生活更拮据。

李文婷說,以前總覺得自己命不好,但參加讀書會五個月下來,讓她了解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根本的無明煩惱若不斷,因果就不會消亡;唯有放下煩惱,讓內心清淨,並去除習氣,學習自利利他,才能增長慧命。

鄭女士是慈濟長期照顧戶,雖然中風,行動需要倚賴助行器,但她堅持用好手好腳做環保回饋社會。除了固定一週兩次做環保外,讀書會當天她會提早到環保站做分類;讀書會結束後,又繼續留下來做環保。

「我想捐錢助人,但是五十元會不會太少?」受讀書會薰陶,鄭女士想成為貧中之富,希望子孫也能成為有福之人,因此陸續為家人繳交善款,現在全家已有八人是慈濟會員。

讓鄭女士最開心的是,以前只要到了農曆七月,民俗傳說的鬼月,她就好害怕,整個月都心神不寧。但在經過每週一次的薰法,增長正信正念後,心終於安定,不再惶恐了。

公休日,閱讀日

七十三歲的賴犁雪,平常在市場擺攤做生意,她總是利用做生意前,先來環保站做回收。為了參加星期一讀書會,她將這天定為公休日,被問起時還開心地說:「當作休息啦!」

原本先生不認同她來環保站,但賴犁雪經過讀書會的薰習,了解佛法的因緣果報後,把握時間更用心做環保;經常以讀書會學習到的道理來提醒自己把心量放寬,對靜思語「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很有感受,不再與價值觀相異的先生鬥嘴;沒想到改變自己的同時,也影響了老伴,現在先生還會主動提醒她去做環保和參加讀書會。

面對一群上了年紀的婆婆媽媽,吳莉雯彷彿陪伴她們話家常。甩開讀書會給人的嚴肅印象,福興環保站讀書會反倒像是老人日照中心課程,總是能聽見此起彼落的歡笑聲,成為不少老菩薩每週最期待的行程,就像七十八歲的謝梅,最常說的就是:「我不會分享啦!但是我很愛聽大家分享,參加讀書會我很快樂,真歡喜來!」

 

◆我們這樣讀

口述‧吳莉雯

・為了減輕老菩薩的負擔,將每一集半小時的《靜思妙蓮華》影片分成兩段,每一段播完後,用說故事的方式詮釋經文字義,並拋出一、兩個問題讓大家互動;結束前會播放跟這次主題有關的慈濟歌選,並用兩句靜思語做結尾

・老人家體力有限,盡量把課程切的靈活一點,並視課堂狀況和學員反應,邊走邊調整,就能慢慢摸索出適合讀書會成員的方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