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而深刻的愛
◎賴寧生
大林慈濟醫院啟業至今十五年,看到了從理想到實現的過程。
醫療的本意無非在於解決病痛,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揭示,醫師的角色,「To cure sometime,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能完全治癒疾病的情形很少,經常只能儘量減輕病人的病痛,而真正能做到的是始終膚慰病人。)」醫療有其局限性,許多疾病無法真正治癒,卻能因適當的照顧與關懷而減輕痛苦、增加安適。
慈濟醫療讓我們在解除病痛的過程中,特別注重互動,互動中有溫度,互動後甚至能回甘,這對醫者與病人而言都是重要的。
透過醫療團隊、病人和家屬的互動過程,解除病痛之後,更期望能進一步提升心靈的價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病人甚至回過頭來感恩、回饋社會的付出,啟發慧命的成長,這是我心中醫療的香格里拉,而在大林慈濟醫院,看到很多這樣的生命改變。
當代臺灣醫療發展快速,高度追求病人安全、醫療品質、高科技與效率提升,這一切固然重要,然而方便、快捷、唾手可得的消費生態,也使醫療的溫度逐漸被稀釋與淡忘。
醫療的可貴,貴在醫者與病人彼此生命與慧命的成長,很感恩這十五年來,看到同仁們不忘初衷,看到病人的蛻變,看到醫病之間的互愛互信、體貼關懷。
書中的十五個醫病與同仁故事,發生在大林慈濟醫院不同的角落,那樣尋常而深刻。從這些小人物、小地方,看見了精實的醫療技術、深耕社區的足跡,看到了人文精神的體現,團隊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共同一念心,為病人與社會的健康福祉努力不懈。
十五年來,大林慈濟醫院延續了扎實的人文底子,一步一腳印,走出亮麗的特點——精實的醫療、綠色健康醫院、深耕醫療人文及落實社區醫療。
生命無常瞬息萬變,然而真誠的愛是人間美好而恆常的價值,除了醫療品質提升,更重要回歸人與人之間的愛和關懷,讓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療與人文能代代綿延,永續發揚。
(本文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