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1期
2016-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希望工程
  慈善臺灣
  聞法札記
  助人線上
  慈濟文字志工作品展
  阿板薰法香
  書訊
  健康百寶箱
  生命的禮物
  天涯共此情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1期
  六至八日 信、願、行



1.6~8《農十一月‧二十七至二十九》

【靜思小語】聞法要深信、要發願,更要身體力行。

 

萬法皆「空」,空中妙「有」

 

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卡法托斯(Menas Kafatos)教授六日來訪。教授分享,世間萬物皆由肉眼看不見的量子組成,粒子與粒子之間存有空隙,就如外表看起來結構扎實的木桌,其實九成以上是空的。

上人肯定,科學家發現世間種種道理,讓人更了解佛法,也證明宗教真理。「佛法說世間萬物本質皆空,因緣相合而生成,就如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即『空中妙有』;『妙有』的是永存不變的道理。」

「真理無形無相,看不到、摸不著,但是恆住不變,只要有人加以運用,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上人說明,佛法雖然指出萬法皆空,但人們的起心動念會聚因緣,就「有」人間萬物萬象。

教授引申說明,量子雖是肉眼不可見的微細顆粒,卻具有很大的能量,可運用在監測地球氣候變化、預測農作物產量,讓人預先做好防範、減輕災害。

「宗教重視生命、重視愛,因而對世間災難施以人道救援;若能會合科學力量,就能防患未然,利益世間、安穩大眾。」

上人表示,人心隨著欲念而轉,不願意為整體環境、長遠的未來而降低欲念、放棄眼前的利益,「世間最大的力量在人心,無論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本質相同、都強調『愛』——秉持大愛、起於行動,注重對人類的服務。」

世間的種種問題,都要回歸人心來解決。上人表示,面對愈來愈劇烈的氣候變化,需要人人改變觀念才能預防災難,期待藉助科學觀測提醒大眾做好防範。

與訪客談話,上人再次強調,科學與佛法看似兩個極端,其實道理互通。「善與惡也是兩極,用善良眼光看地球,就會改變生活習慣保護環境;用惡的眼光看地球,則會想到大肆挖取資源以牟利;人們用得不多卻取得太多,徒然浪費資源。」

上人認為,科學與宗教可以相輔相成——透過科學觀測了解氣候變化,預測災害;而慈、悲、喜、捨的宗教精神,正是驅動人們運用科學服務大眾的動力。

 

平等付出,暢通心路

 

與訪客談話,上人指出,人間苦,苦在人間心路難通,觀念見解不同,難以凝聚共識,故而產生種種衝突,造作種種業力。

「正信佛法宣示人性平等,但是凡夫心總有貧富、階級、宗教等重重分別;一旦地、水、火、風不調和,災難來襲,不分種族、階級,人人共同受災受苦。」

去年尼泊爾強震過後,慈濟人跨國前往救災,了解當地階級觀念根深柢固,富貴人排斥貧苦人,是阻礙社會進步的一大原因。上人表示,慈濟在當地援建希望工程,即是希望讓貧苦孩子也有機會受高等教育,憑著學識、能力突破階級桎梏,做出一番成就、改變階級觀念。

又如菲律賓海燕風災後,慈濟人到獨魯萬市賑災,看到一片殘破狼藉景象,連天主教堂都毀壞了。上人認為,宗教是民眾災後心靈的重要依靠,所以指示優先協助教堂修繕復原;當地神父非常感動,親自到花蓮表達感恩。

「慈濟雖以佛教精神為本,但是面對天下苦難眾生,不分宗教、種族,傾力援助。」上人言,要做利益天下眾生之事,須提起宗教精神、掌握正確方向。

「凡夫眾生總是執著於『你錯我對』,彼此爭執衝突,又或是難捨富貴名利,因且隨著欲念不斷追求。」與人文志業同仁談話,上人感嘆,佛陀覺悟人人都有平等佛性,期待打破自古流傳的階級觀念;可惜佛陀入滅後,正法衰微,無從改變人心觀念。

「佛陀說法度眾生,希望人人敞開心門,以真誠的愛平等互待。佛法傳到中國、來到臺灣,慈濟人身體力行菩薩道,在每一次的濟貧救苦行動中,體現慈悲等觀的菩薩心懷。」

上人舉例,全臺各地慈濟人經常接獲鄰里長提報需要援助的個案,也經常動員志工協助無力自理的住戶清掃住家。去年十二月底,嘉義慈濟人為智能障礙的照顧戶清掃家園,三十多歲的案主平日會尿床、房間充斥尿騷味,師兄師姊以不捨之心為他清理;過程中排水孔一度阻塞,楊清龍師兄不畏髒臭,趴在地上以鐵絲清通惡臭的水溝排水孔洞,做得滿心歡喜!

上人肯定,慈濟人親自走入苦難地,將髒亂的住家清理得整潔亮麗,還教導其維護居家環境清潔,如此即是最真實的人間菩薩行。

「慈濟人行走在佛心本懷的大乘佛法中,打破種種執著,無私付出,這就是佛陀希望落實在人間的菩薩精神。」上人期勉同仁們用心記錄一則則真實的人間菩薩事,帶動更多人起而效法,讓世間充滿善與愛的循環。

 

守護心念,降伏毒獸

 

宜蘭陳清琴師姊平日晨起「薰法香」後,就在路邊擺攤賣早餐展開一天生活;她經常與客人分享晨間所聽之法,不僅餵飽客人的肚子,也充實他們的心靈,攤位上有菜香也有法香。歲末祝福典禮中,清琴師姊帶著整群志工上臺分享,每一位都感恩她用心接引,成就自己的菩薩道行。

「五十年來帶領慈濟人以分分愛心、寸寸感情行菩薩道,即是希望將這條路鋪得平坦寬廣;看見法親之間相互勉勵、提攜,不只是手心向下救濟貧苦,還向上提升愛心能量、淨化人心,令人欣喜!」

與北區慈誠委員座談,上人以清琴師姊的故事鼓勵大家,要以「母雞帶小雞」的精神帶動人,時時刻刻用心照顧,合心傳承慈濟精神,鼓勵人人發揮良能。

「先去愛人、先付出,自然得到人人的愛。期待社會上有眾多人間菩薩,以無私大愛奉獻社會人群,必須由資深慈濟人用心帶動、提拔人才。」

上人叮嚀師兄師姊,天天早起聞法,更要用心跟隨;「不能只是腳步跟隨,最重要的是心念要跟隨——信心堅定、方向不能偏差。」

佛陀在經典裏述說種種菩薩故事,如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皆是勉勵大眾開闊心胸、宏觀天下,提升智慧,發揮良能;只要知道何處有苦難人,立即以愛關懷救助。

上人言,經典形容人間有各種危險,如同走在險道上,若是言行不謹慎、沒有守護好自我心念,就會受到毒獸毒害,或是偏差出錯。

《法華經‧譬喻品》中,長者呼喚屋內玩耍的孩子出離火宅,且給大家最安穩、莊嚴的大白牛車;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坐上大白牛車,有人只願意搭上羊車或鹿車——意指跟隨導師走過險道的人,心靈還有毒獸潛伏,不時擾亂己心,菩薩道上難免心起煩惱。

上人說明,「險道」不在外境,而在內心——心靈潛藏許多毒蛇猛獸,心念無法安定;「想要降伏毒獸、突破每一個關卡,就要聞法。」

「人生短暫,菩薩道長遠,希望志業長久流傳,人間永遠都有救苦救難的菩薩,人人都要顧好心念,莫因疲累就想要停滯或是走回頭路,放任自我不斷造業受苦。」

慈濟道場皆是培養人間菩薩的道場,上人教師兄師姊們用心照顧好各地的「家」,展現出合心和氣氣氛、廣招來眾,還要用慧眼識人才,帶動人人守護道場、承擔重任,讓志業落地生根,持續發揮接引人間菩薩良能。

上人指出,合心組隊不只負有傳承功能,也有「知音」良能。「法入心、心寬念純,自然懂得招呼人、培養人,能以寬大心量帶人同行菩薩道。」

「要合眾人的心,就要投入協力組隊關懷、帶動新進者。」上人叮囑,人人都是福田菩薩,不只用心維護有形道場,更要維持心靈道場乾淨無染,才能將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平行落實在人間。

 

菩薩無量,福氣無量

 

北區歲末祝福典禮中,上人勉眾投入慈濟、體會佛法,堅定力行菩薩道,再牽引他人同行。「期待菩薩種子一生無量,世間多一個好人,就多造一分福;人間菩薩愈多,則福氣無量。」

慈濟從五十年前一路走來,匯聚臺灣民眾的愛心,就如早期的《慈濟》月刊中,登載捐款人姓名與金額,每筆捐款多是五元、十元等,雖然數目不多,但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造福許多生活困難的家庭,愛心很大!

「小錢行大善,分分毫毫都來自『誠之情誼』——人人用最誠懇的心,付出無私大愛,連接起五十年的慈濟道路。」上人期許要延續「竹筒歲月」精神,不斷鼓勵、帶動大眾點滴累積愛心,付出力量。

慈濟大愛從花蓮為起點而遍及全臺、廣及國際;如今國際間發生災難,慈濟人總是就地、就近投入救災,將愛心能量鋪展到全球九十多個國家地區。上人期許大家不斷傳續「覺有情」的菩薩長情,讓誠之情誼綿延生生世世,讓「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發心培訓而受證慈誠、委員,是必須慎重以待的人生大事。受證之後,要負起慈濟人的責任,學習佛法、入世面對貧窮苦難的眾生。」

上人表示,發願行菩薩道,就要真誠地為苦難人付出;「大家從見習、培訓到受證,都是以世間法會合佛法,以佛法精神來帶動世間法,這就是師父要帶你們走的道。」

慈濟志業事務繁多,無法僅靠少數人撐持,需要有人氣旺盛的團隊,照顧好每一件事,讓所有人皆大歡喜投入。上人教導,要帶動人就要尊重人,「帶人要帶心,且要帶得徹底,讓人人發揮良能,做得歡喜,還能再招呼別人一起投入;凝聚起愈多人的心力,就有愈大的力量。」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近日發表觀測紀錄,認為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成為氣候破壞力最大的一年。上人表示,只是擔心於事無補,需要人人提高宗教情操,戒慎虔誠、做出改變;人心淨化,人人依法行事,才能緩和氣候變化、減輕災難。

「得知有人受苦難,只是起悲憫心卻沒有行動,無法發揮作用;有良知、有善心,還要伸出援手、付諸行動。」上人期勉師兄師姊,珍惜聞法修行的因緣,把握每一天為人間付出,提升自我生命價值。

「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信、願、行——要相信、發願,更要身體力行。」上人期待人人存有良知且發揮良能,菩薩道上步步踏實,日日精進。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