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 常懷感恩

1.5《農十一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聞法增智慧,付出增福德。
事在人為
第二梯次歲末祝福行腳即將展開,上人出門前叮嚀常住師父:「人與人之間就是修行道場,要常懷感恩,出於真誠關懷、協助他人。」
「要得人信任,不是用『一指神功』建立威權,而是抱持感恩心,以慈善之愛與人互動,讓人身心安住。」上人教眾用心體會佛陀所說之法,「聞法有心得要經常分享,傳承法脈,鞏固宗門,事在人為。」
來到羅東聯絡處進行兩場歲末祝福典禮,上人鼓勵大家合力救度人間苦難,且要精進「薰法香」,由平時所見的人間萬象,印證法理、提升智慧,增福增慧。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大家要珍惜人生,把握時間聞法精進、力行大乘佛法。要感恩過去的每一天平平安安,有機會為天下人付出。有做就有福!就如環保志工天天投入資源回收工作,身體好、心靈無煩惱,健康歡喜就是福!」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認知不同、見解不合時。上人表示,若發現對方見解偏差,要發揮智慧,引導走上正確道路。「建立信心、發大願、能力行,『信、願、行』具足,才能學得佛陀的智慧與精神。」
從每年「慈濟大藏經」影片中,可見一幕幕天災人禍苦相,也看見全球慈濟人應世間苦難投入救助的菩薩身影。
「人生苦,苦於迷茫煩惱,看不清眼前道路,不斷地起煩惱、造業力,又再承受苦報。慈濟人為救眾生苦,付出無所求,做得再如何辛苦,仍然甘願歡喜。」
上人說明,「福從做中得歡喜」——甘願付出,自然做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善解人意、穩定苦難人的身心與生活,付出之後心靈輕安自在。
「期待大家『以佛心為己心』,承擔如來家業,將天下眾生視同一家人;『以師志為己志』,同行菩薩道,在人群中歷練,見苦知福,把握因緣多造福。」
走入人群、接觸苦難,印證佛法道理而有所體悟,即得「轉煩惱成菩提」,上人表示,這就是自己帶領弟子做慈濟的用意。
「過去人生迷茫、犯錯,走入慈濟,知道理、守戒律,有正知、正見、正信,與師父志同道合,要把握當下增福、增慧——用心聽法,增加智慧;身體力行,增加福德,如此方能福慧雙修。」
上人以「耕福田、結善緣」勉勵大家,天天用愛付出,就能「賺」得福與慧,日日充實、人人富足。
紅塵典範
為了籌建花蓮慈濟醫院,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六日,慈濟在臺北舉辦首次大型義賣會,上人提出「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呼籲。
與宜蘭慈濟人溫馨座談,上人開示,娑婆世界如淤泥池,菩薩就如生長在池中的朵朵蓮花;走入人群,難免要面對人多口雜、人多煩惱多的境界,要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吸收淤泥養分而成長,進而淨化、美化淤泥池。
「遇到境界莫逃避,要冷靜以對、明辨是非,了解問題發生的原因,運用智慧解決,莫輕易受他人的無明煩惱影響;人人知道理、斷煩惱,就不會被無明網困縛,只是看表相、聽聲音,就聞聲起舞。」
行走慈濟菩薩道,除了要在滾滾紅塵中結善緣、造福德,上人教眾要深入了解人心的種種煩惱,智慧由此而生。
「我是真心疼惜弟子,希望大家一入佛門,就進入佛法中心、力行菩薩道;身心入經藏,自然得以『智慧如海』。」
上人言,想要增加知識、提升智慧,就要多了解人間事,從而體會佛陀教育的法。「慈濟五十年來,師父所說的話,慈濟人所做的事,點點滴滴感動人心的真人實事,都收錄靜思電子書中,期待大家善加利用、舊法新知。」
上人勉勵大家,天天精進「薰法香」,不只聞法,還要說法、傳法,再將吸收入心的法與人分享、做出典範感化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