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日 夢醒,悟無常

2.14《農正月‧初七》
【靜思小語】以誠度眾生,以正斷煩惱,以信學法門,以實成佛道。
覺悟離夢魘
昨天傍晚維冠大樓最後一名罹難住戶尋獲後,賴清德市長宣布搜救行動結束。早會時間,上人感恩搜救人員堅持到最後,並引述《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引導大家從無常示現中,體會人生如夢似幻。
「最初本是平地,由人建造而成大樓,矗立二十多年後,因建築結構不足以承受規模六點六的地震搖撼,應聲而倒——歷經成、住、壞、空,最後還歸平地,如夢一般空幻。」
上人感嘆,地震發生前,受災民眾都還在美夢中;突然間夢碎了,房屋也碎了,至親摯愛天人永隔,夢魘難醒!
「經歷這場災難,有人體會無常而能覺悟。但是世間多數人仍在如夢的人生中,隨著欲念而追求、造業。」上人感嘆,人生如夢似幻,看不開、想不透,隨著無明不斷追逐、自造業力,將不由自主地受苦報,深陷夢魘,掙扎難醒。
突遇急難,許多人佛心浮現,菩薩精神提升,投入搶救生命,扶助老弱。上人指出,待人處事若能常保這一念菩薩心,人生就將覺悟而改變;「可惜多數人總是一時體悟,過不久又回到人生夢境中再作夢。」
上人教眾學習佛陀「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寬廣的心胸,包容天下,視天下人為一家人,「無論面對何種境界,皆要照顧好至誠的初發心,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時時保持靜定的清淨心。」
與清修士談話,上人教勉:「誠心誓願度眾生,正心誓願斷煩惱,信心誓願學法門,實心誓願成佛道。」
「要常懷感恩心,感恩所有用愛鋪路、拉長情的人間菩薩;也要廣結善緣,讓人皆大歡喜,才有機會啟發他人信心。」
上人教眾守好做人本分,照顧自我行為,更要把握時間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在群眾中磨練出光明心地,則愈忙碌,心靈愈穩定、愈快樂。
與萬物共榮
「人生這場夢,有很多人不能覺醒,就如全球都認知地球暖化、氣候變遷會釀災,卻為了追求利益,無法停止發展工商業。」
南投、草屯、竹山、埔里慈濟人返回精舍拜年,上人言及,去年底,有學者預測今年聖嬰現象會更嚴重,四大不調的災難將會更多;「現代科學可以預測氣候變化,儘早做好防災措施與應變,卻無法阻止災難發生,需要倚靠宗教力量,啟發大眾改變生活習慣、減少災難,發揮愛心,及時救助苦難眾生。」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僅是呼吸、排泄就產生污染,若再加上為了口欲飼養、屠殺動物,更是造業。」上人表示,身為佛教徒,不能只求自我解脫,除了自我力行環保、茹素,更要帶動人人疼惜大地、回饋地球。
「信仰佛教,不是拜求佛菩薩保佑,要有正知正信,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與天地萬物共生共榮。」上人教眾,秉持佛心、用愛鋪路,拉長情愛一切眾生。
生死兩相安
臺南慈濟人透過視訊連線,報告二月六日起連續八天急難動員情況,維冠大樓住戶及罹難者家屬也來分享心情。
上人慰勉:「事情既已發生,再不捨、痛苦也喚不回親人;亡者已逝,生者切莫過於悲痛,要把心安下來,照顧好身體。」
這段時間,全臺灣民眾關注震災、付出愛心;海外也有許多愛的回向——尼泊爾創古度母寺住持,感恩慈濟人於前年強震後跨國援助關懷,二月十一日帶領臺灣道場的僧侶前往臺南殯儀館參加罹難者頭七法會;本土志工也號召帳棚區居民,以燭火排列愛心與祝福字樣,為臺灣祈禱。土耳其接受慈濟助學的滿納海中小學的敘利亞難民學生,也為臺灣祈禱,捐出竹筒表達至誠祝福……
「不分國籍與宗教,有許多海外人士共同為臺灣禱告;請罹難者家屬放心,往生家人靈魂脫體,已然輕安自在,生者要相互勉勵、彼此扶持。」
對臺南慈濟人開示時,上人感恩大家在驚魂未定時立即動員,連日承擔重任、與鄉親同悲,十分「幸福」;也感恩外縣市慈濟人發心投入,加強力量。
「人生如夢,若總在無明中渾噩度日,今日不知來日路,就如在夢中作夢;能警覺無常,日日戒慎虔誠,內修外行,才能真正覺醒,隨著時日增長慧命。」
上人叮嚀師兄師姊用心陪伴受災家庭,對於同樣屋損受災的法親,也要多關懷。「人間本應相互扶持,要打開心門,心靈自在而不執著;身心安住之後,才能把握時間做更多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