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十六日 切身去「膚」
◆8‧15~16《農六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腳要輕、手要柔,靠近、擁抱、膚慰身心受苦的人。
放下失去,提起使命
「雖然常叮嚀大家心要靜,莫因困境亂了心。但看到災區怵目驚心的景況、想到受災鄉親的處境,我天天都像熱鍋上的螞蟻,心實難平靜……」早會時間,上人以「悲極無言」形容分秒難過的心情;同時也對日日在災區付出、已然筋疲力盡的慈濟人深感不捨。
高雄志工蔡慧玲、郭明水,家住六龜山上,從八月六日陸上颱風警報發布,就下山到慈濟防災協調中心坐鎮;沒想到豪雨造成六龜鄉橋斷、路毀、通訊中斷。她們與家人失去聯繫多日,雖然著急,仍承擔志工使命,膚慰、協助受災鄉親。
南投志工陳再明的番茄園被滾滾土石淹沒,也不顧自身受災,趕緊與師兄師姊會合,即刻投入救災工作。他說:「救人的工作更要緊。」嘉義民雄志工何錦芸的家淹水近一層樓高,但她忙著照顧社區上千災戶,無暇清理自家……
「因為平日法入心,所以面對無常時,能真正做到『前腳走、後腳放』——放下身外之物、提起智慧與愛,從困頓中站起來,在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刻,善盡自己救人的使命。」上人肯定慈濟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使自身受災仍心繫他人安危,真正是「人間菩薩」。
災後已逾一個星期,屏東沿海災區仍遍地淤泥,上人表示,當前最重要的,是樓上幫樓下、平安的人幫助受災的人,共同把環境清理乾淨,否則爆發疫情,將衍生第二波災難,實不堪設想。
人人齊付出,清掃環境,恢復市容,使人心得到安頓、回歸日常生活,社會才能恢復生機。上人呼籲:「一個人不只是愛自己的身體、家庭就好,還要展現對鄉土、同胞之愛。常說愛台灣、愛鄉土,現在就是最需要行動的時候!」
十六位精舍常住師父將前往高雄、屏東災區協助。上人叮嚀自備雨鞋、手套、口罩、嶺飽A莫增加師兄師姊的負擔。之後與副總執行長、宗教處同仁密集研商,如何能讓田園屋宅流失的山區民眾,有個永久安身、可以世代傳續的地方。
動身動手,幸福美滿
「美麗的山城、河川,今何在?」十六日早會,上人慨嘆曾是山明水秀的觀光勝地,如今山崩、地毀、橋斷、人亡;印證佛法所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有人失去家園、有人天人永隔、有人還在一片淤泥中興嘆……這個時候,最需要一分『切膚之愛』——真正靠近、擁抱,親身膚慰。」上人呼籲大家「腳要輕、手要柔」——輕輕踏上受傷土地,用雙手柔柔擁抱受災鄉親。
上人強調救災要「務實」,給予受災民眾最迫切所需。「現在不缺乾糧、不缺衣物,需要的是人人動身動手,付出一分力。」
「就近動員」的呼籲已起效應。在高雄靜思堂廣場前,每天早晨有數以千計的人集合接受調度,投入清理家園的工作。上人欣言:「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讓環境盡快恢復,保護人人健康,是愛人也是自愛。」
流汗付出難免辛苦,然上人表示:「心甘情願付出,心靈輕安自在,就會感受到『幸福』。但願人人這分幸福,能帶給受災鄉親一分『美滿』的結果……」
護己愛人,悲智雙運
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峰鄉在這次風災中,受到土石流襲擊,成為東部最嚴重災區;早會後上人驅車前往台東關懷。
聆取台東志工簡報成立防災協調中心以來的動員情形,上人語重心長叮嚀,賑災同時,必要照顧好自身安全。
「看到災區滿目瘡痍,我的心不只是不捨,而是很痛!感恩大家走師父要走的路、伸手擁抱我要擁抱的人。但自己平安,才能助人;大家的安全是我的生命,任何一個人不安全,就是我生命中的缺陷……」上人哽咽表示,颱風過後山區土石鬆滑,切莫冒險上山。
「除了慈悲,還要用智慧穩定己心,才能找出正確方法,真正幫助他人。愛心要盡力、智慧要提高,做到『悲智雙運』。」
上人勉志工以「六度」自我訓練「慈悲中有智慧」。「『布施』固然重要,還要『持戒』,即遵守團體制度。慈濟團體人多,難免意見不同,要學得『忍辱』,感恩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學佛且行入菩薩道,必須『精進』。再者,心定才能選擇正確道路,腳步合齊向前,即『禪定』。掃除無明,『智慧』自能現前。」
上人表示,平時慈誠委員以「四合一」架構運作;災難時,則以協調中心之弁鄖荌坉軚C「入人群幫助眾生,單憑一人之力是做不到的;因此,人人要相互尊重,用感恩心開闊心胸、容納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