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十五日 啟動淨水寶珠
◆11‧14~15《農九月‧二十八至二十九》
【靜思小語】以誠、信、悲、智,濾除貪、瞋、癡、慢、疑。
滴水,來之不易
南美洲玻利維亞今年乾旱嚴重,逾七萬頭牲畜死亡;中國華北地區遭遇五十四年來最大降雪,七個省市交通中斷,上萬民眾受困,多座機場關閉……
「天、地、人若能調和,即能成就平安祥和的人間淨土;反之,天候不調將威脅大地萬物的生存。」早會時間,上人感嘆天下災難重重疊疊,人類必須提高警覺,克勤、克儉、克難,節省大地資源,才能共度難關。
滴水來之不易,上人多年來呼籲人人珍惜水資源。「應以『惜水如金』的心態用水。台灣家家戶戶裝設自來水,用水似乎理所當然、不知不覺。其實水無法『自來』,必須仰賴降雨讓水庫存水,若乾旱無雨,將產生缺水危機。」
全球暖化使劇烈天候愈益頻繁。上人指出,種種災害原因追根究柢,是人破壞大自然所致。
「貪、瞋、癡、慢、疑是人心之毒——因貪婪而爭奪,求不得即起瞋心;癡則不明道理、短視近利;心起疑,則不能接受正法,傲慢而不顧一切,製造污染、破壞大地。」
莫拉克颱風為乾旱的土地帶來雨水,卻是惡濁的土石流,瞬間損毀山川、掩埋村落,奪走許多寶貴的生命,造成人間悲痛。
「人心五毒如濁惡水,會毀滅一切。欲使天地四大調和,須先淨化人心,使心清如淨水。」上人表示,佛典中有「淨水珠」,能將混濁不堪的污水沈澱濾淨而能飲用。
「人心的『淨水寶珠』,就是誠、信、悲、智;能過濾貪、瞋、癡、慢、疑,讓純淨的法水滋潤心靈,兼利他人。」
上人表示,心存誠、信、悲、智,當惡念浮現就能迅速濾除,不生煩惱。期待人人以佛法淨水自利利人,讓人間萬物平安富饒。
大愛,安穩樂處
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十五日舉行動土典禮,早會時間,上人欣言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期待為莫拉克風災受災鄉親,創造一個安穩、快樂,能長久安居的生態家園。
自一九六七年為照顧戶李阿拋建造新居開始,四十多年來,慈濟已於全球十二個國家,如尼泊爾、印尼、斯里蘭卡等,援建超過一萬四千戶大愛屋;另在十四個國家援建一百六十一所學校。
「無論大愛屋或學校,都是慈濟人點點滴滴用心、用愛,一磚一瓦去勸募、捐輸而完成。而此次莫拉克風災,有五十二個國家的慈濟志工捧著愛心箱上街頭『募一分愛心、募一分祝福』;即使屋頂無片瓦、吃泥巴餅的海地貧民,也願意付出一分力,實令人感動又感恩。」
《無量義經》讚歎菩薩德行:「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穩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上人讚歎慈濟人循聲救苦,哪裏有災難,不分親疏,展開雙手擁抱膚慰,挺起肩膀讓苦難人宣洩悲苦。「當他們不知何去何從、身心無所依靠,慈濟人就為他們建造一個能安頓身心的地方。」
故鄉那片好山好水,如今卻是好危險;雖然不捨,鄉親們仍決定遷居到平地。上人期待再過幾個月,就能讓鄉親們在美好的大愛家園,重拾美滿幸福的生活。
付出,無處不在
「世間多少悲苦皆因迷情而起,多少禍端咸由私愛所致。」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圓緣,上人開示,眾生因執著於私情小愛,故而迷茫。
「回歸心靈的故鄉,人生就不會惶恐,而能時時戒慎虔誠。」慈濟團體「以戒為制度」,上人表示,生活中時時刻刻皆須戒慎,對家庭、工作負責任,人的品格亦是從戒慎中來。
再者,要「以愛為管理」。上人說,慈濟人文就是愛。「因為愛,所以人人同一個心向,甘願付出;並且手拉著手,百手千手萬萬手合心、協力付出。」
上人深勉同仁發心立願並持之以恆,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希望慈濟人無處不在——需要的時刻,少不了你、我、他;不只是三角,而是『立體』。」
上人期勉大家心如琉璃般清淨,合成「立體琉璃同心圓」,進而「菩提林立同根生、隊組合心耕福田、慧根深植菩薩道」。
靜思,心寬念純
與一位教育志業體同仁談話,上人表示靜思法脈的精神,是心清淨而開闊;於人事中糾纏而解不開,實在辛苦。
「缺少法脈精神,只是做事,猶如一個人缺少靈魂。內在要有精神,這分精神就是心寬念純。心寬能包容、念純能感恩,則處於任何境界,皆能身心自在。」
傍晚時分,上人為兩百多位返回精舍尋根的宜花東培訓委員慈誠及見習志工開示,敦示人人要精進,不只是念經,最重要的是在人與人之間修行。
「人人一心,相互牽手、提攜,則面對再困難的事,都能有力量勇於承擔、甘願接變化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