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 法入髓,自湧清泉
◆5‧25《農四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聞法不要像「水管傳水」,流過即空;法入髓而能「自湧清泉」,就能自度度人。
節度飲食,固本離厄
「社會平安是人民之福,大地平安是人類之福。」早會時間,上人憂心全球天災人禍一波接一波,「共業如此強大,人人應恪守本分、行善聚福,才能遠離災厄。」
全球極端氣候釀災,糧食大幅減產;去年下半年開始,歐美及亞洲農產量下滑,稻米、小麥價格攀升,各穀物出口國紛紛限制或禁止出口,連帶包括玉米、糖、食用油和乳製品價格也大幅上漲。單在亞洲,就有六千四百萬人因此陷入赤貧。
臺灣地處亞熱帶,農作條件佳,但隨著飲食西化、白米需求量降低,加上部分農產品開放進口,使臺灣糧食自給率僅剩三成。上人憂心而言,未來若農田、水源受污染,農業技術失傳,將面臨無田可耕、也無人耕作的窘境。
上人指出,莫以為天災人禍事不關己;欲鞏固家本與國本,須照顧好自我身心,進而與眾合和,方能化解危機。
「共聚惡因、共造惡業,自然會同受惡果。人人自愛、與眾合和互協,才能讓社會平安;每一個國家都能聚善念、集福緣,天下才能聚福氣、共福報。」
合和互協,柔軟實力
「在團體中與人相處,須『和合眾力』才能成就理想、達到目標。」與大陸慈濟人談話,上人盼當地也能建立起「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慈濟四法四門組織架構。
「四法四門是平行共事,無分上下階層;尤其『協力門』是接引大眾投入慈濟的第一道門,合心成員須在其中帶動,使人人精神理念齊備,志業才能穩定推展。」上人強調,慈濟乃菩薩團體,人人應提起使命感,讓生命充滿慈濟細胞。
「合心資深者,要準確傳達法脈宗門的精神,帶人帶心,提升組隊間的橫向互動;還要作『不請之師』,投入協力組隊與眾共事。莫自恃資深而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如此不僅孤單、惹人憎厭,也難以真切了解團隊事務。」
上人以己為例,過去親自教導弟子、一同做事,看到眾人成長,心裏充滿歡喜;但現在志業繁忙,只能述說理念,覺得愧對大家……
「以身作則,才能有深刻體會,也才能樹立榜樣、培養人才。」上人期許每一位慈濟人都能腳踏實地、與眾共事,如此團體才能真正有實力。「身段柔軟、以愛關心,才能帶起組隊員的向心力,這就是『軟實力』。」
智慧泉湧,廣度大眾
「心中有法、心寬念純,與人結好緣,自然能得人疼惜與尊重,此即現世的善果、善報。」
上人強調學佛聞法,重在力行。「希望大家能實踐佛法,不要像『水管傳水』,流過即空;要做一股『湧泉』——法不只入心而且入髓,就能自湧清泉,自度度人。」
慈濟人「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走入人群廣度大眾。上人說明:「其實人人身上都有一部『人生經典』,只要心寬闊、彼此了解,即能互愛互讓;反之,心不寬、路就窄,會阻礙彼此,難以前行。」
上人期勉慈濟人能普遍傳法,使人心獲益。「將法傳給人,自己也會有所得;看到他人得法受用,自心也會感到法喜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