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關懷未曾失聯
◎撰文‧江瑞卿、黃郁方、吳惠晶、許鳳娟
完成了沿海和低窪水患地區的賑災,
志工始終沒有忘記路斷橋毀的山區部落,
等待交通恢復期間,兩端未曾失聯。
走河床、越溪谷,親自把關懷送到家,
還要膚一膚那擔心受怕的心靈……
風災滿月,從嘉義通往阿里山的主要道路尚未完全搶通,慈濟志工繞行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再進入阿里山鄉,前往牽掛已久的來吉村。
土石流使山路柔腸寸斷,志工車輛蜿蜒行在清水溪、石鼓盤溪、阿里山溪。走河床、越溪谷,驚見山體遍體鱗傷,灰濛濛的山壁如同被剝了層皮;橫躺溪床的大小石塊,宛如大自然受傷後掉落的淚珠。
來吉村擁有豐富的溪谷瀑布和森林生態,設籍一百多戶有九成是鄒族原住民。災後走山嚴重,八座聯外橋梁全毀;路旁一片片紅色屋頂是來吉度假村,遭土石入侵僅剩殘破外殼。站在斷成兩截的來吉大橋旁遠眺,溪谷旁住宅已被掩埋,令人心酸。
土石流沖毀來吉村二十六戶,周邊山體也鬆動埋伏危機,遷村與否成為難題。
志工來到毛女士店門口探望,她回想危急處境,至今心有餘悸;志工輕拍肩膀,擁抱給予至誠祝福。
「慈濟的愛沒有少於我的宗教,金錢多寡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您們的微笑。祝福是我重生的力量,我會珍惜。」毛女士收下志工帶來的應急金與醫藥包真誠表示。
●
莫拉克颱風重創嘉義,沿海鄉鎮淹水,慈濟志工緊急提供熱食、致贈應急金。山區也傳嚴重災情,阿里山鄉、梅山鄉、竹崎鄉和番路鄉土石崩塌、交通中斷,直升機救援村民下山避難。慈濟志工在水上機場和安置中心關懷下山居民;並與民間四輪傳動車隊搭配,提供白米及睡袋等物資送上梅山鄉瑞里、瑞峰山區。八月二十二日得知通往梅山的道路搶通,志工即上山訪視。
瑞里村靠近阿里山山脈邊緣,海拔一千公尺高,遠看青翠蒼鬱、雲霧悠渺,親自走到才知道這個靜謐的山村,已被大風大雨夾帶的土石流幾近摧毀。一位老先生感嘆,家族世代安居在此一百九十年,頭一次遇到這樣的災害。
半夜兩點被驚醒的邱先生說:「才聽到三聲轟隆震響,門前的道路就崩裂了。」很難想像拉開大門,所看到的竟然是懸崖,幸運的是只崩塌到門口,還來得及逃走。
平時參加救難隊的簡先生,屋子被夷為平地,災後第二天就和隊友們徒步上山救人,幸好大家都平安。他說,反正什麼都沒有了,好好計畫未來才是真的,「不要擔心,人平安就好。」
家園全毀的簡女士,唯一留下的是一小片茶園;「生活還是要繼續啊,只能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工作!」她感嘆:「天要滅人,一秒鐘而已!做人不用太計較,平安最重要!」
●
阿里山鄉十二個村,村村路斷橋毀,昔日風光明媚的觀光景致蕩然無存,原住民生活機能受重創。國軍及縣府救災單位持續以直升機運補物資、搶修電纜、便道,讓宛如與世隔絕的孤城得以與各界的愛心關懷接軌。
來吉村村長石忠勇,說起族人受到的傷害,眼眶泛紅;他也謝謝慈濟,沒有遺忘山上的朋友。
依賴觀光業的豐山村,著名景點也受損,村長陳建富說,村裏住有八十六戶、五戶受掩埋,所幸無人傷亡。「感謝來自各界的關懷,尤其慈濟,即使路斷無法進來,仍持續通聯,關心不斷。」
令村長欣慰的是,台電搶修電纜需要三十位村民協助拉繩,當天竟來了六十多位,幾乎全村壯丁全部出動。眾志成城的力量令人動容,村長對重建豐山村深具信心。
一個多月來,慈濟志工許允居幾乎天天勘災訪視,走海邊、翻山嶺。有點年紀的他說這是本分事:「每天早出晚歸,身體當然會累,但是感覺很踏實。比起鄉親身心的苦,我的勞累是微乎其微。更何況肩擔上人的託付,一定把關懷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