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1期
2012-10-25
  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中西醫臨床整合中心
  慈善臺灣‧屏東滿州慈濟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東日本災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泰北
  助人線上
  出版書訊‧《菲常人生三部曲》
  一句話的力量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二年九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1期
  十八日 菩薩不遠求

 

 ◆9‧18《農八月‧初三》

【靜思小語】人有無限潛能,只要發心立願,都可以成為聞聲救苦的人間菩薩。

對的事,及時去做

菲律賓今夏數度豪雨成災,馬利僅那市杜馬那里九月六日又遭逢火災,五十戶民眾無家可歸。慈濟志工前往發放,聽聞收容中心空間有限,許多受災家庭仍棲身帳棚,於是十二日再次前往致贈慰問金,以解鄉親燃眉之急。

早會時間,上人感嘆:「四大不調即多天災,人心不和就多動亂。需要人間菩薩以愛鋪路,帶動善心善念,救拔受災民眾於苦難之中。」

澎湖慈濟委員莊慧娟,長期在當地養護中心、醫院擔任志工,用親切柔軟的態度,與病患、醫護人員互動,更帶動院內資源回收,天天付出的精神感動清潔人員,每天主動提早一小時上班做分類;如今幾乎全院同仁都能隨手做環保,還把觀念帶回家。

「認定對的事情、對的方向,要及時去做;否則光知道道理而不去做,再有能力也無法得到成果。」上人表示,眾生皆有無限潛能,只要有心帶動,人人都可以付出,人人都是人間菩薩。

心入法,身行如法

「難得聽聞佛法真理,莫再放縱習氣,讓心念有毫釐之差;要把握當下,對準正確方向,用心向前精進。」

與美國慈濟人談話,上人肯定大家為社會人群付出,也叮嚀行事作為都要如法。

「我一向強調靜思法脈清淨無染,精舍各項生活和工程皆是自行負擔、自力更生。如果認為『精舍是我們的家』,師父很歡迎大家回來幫忙工程、做香積供應茶水;我所要的,即是大家的這一分心,而非金錢上的供養。」

秉持「誠、正、信、實」的原則,上人強調每一筆捐款,都必須有清楚的收支。「遵守慈濟宗門規矩,本著靜思法脈的清淨無染精神,善加維護心靈不受污染。」
 
手相牽,以愛布施
 
與南投、苗栗、臺北松山志工幹部溫馨座談,上人強調,慈濟菩薩道上少不了任何一人,期待人人與佛同心,自度度人。

「大家都與師父有相同的心願——為佛教,為眾生。假如沒有你們伸出雙手、身心投入,在社會上付出,慈濟豈能真正做到廣益眾生之事?即因有你、有他,才有慈濟宗門的成立,靜思法脈才能因為慈濟宗門而代代傳承。要珍惜與法親的緣,彼此感恩。」

上人有感而言,做慈濟並非為任何人而做,而是出於自己發心立願。「若因他人聲色而起念退轉,是自我阻礙。念佛,要念入自己的生命裏,把佛心念入己心。時時『以佛心為己心』,自我提醒聲色柔和,才能接引、度化他人。」

布施,不只有付出金錢、物資;以愛布施,讓人感受和善,自然願意投入,就能以法度人,以法布施。上人叮嚀大家:「法親之間,要我牽你的手、他牽我的手,千手萬手,彼此緊密相牽。若是放開了一個人的手,後面的人也會因此被放開,這就是斷人道心。」

農曆七月吉祥月活動,有些場次遇到風雨,臺上慈濟人安然自在、臺下民眾撐著傘也靜定不動。「這分虔誠心,連惡劣氣候也打不退。到底是什麼會打退自己的道心?又是什麼力量讓別人退道心呢?」上人表示,大家共同成就一場活動,要彼此感恩,少了他、少了你,都不能成就殊勝法會。

上人殷勉在座幹部:「不只活動時『克服萬難』,人事上遭遇境界,也要能夠『自我克服』,持續精進。」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