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 道德勇士
◆1‧28《農十二月‧十四》
【靜思小語】不對的馬上改,對的勇敢去做。
膽大心細,步步踏實
一早在彰化靜思堂參與海地賑災視訊會議,上人欣聞由於約旦陳秋華師兄的聯繫,約旦派駐海地的維和部隊,允諾協助慈濟人員與物資的安全維護。
「感恩陳秋華師兄在約旦長年穩步踏實結下深遠善緣。大家還是要步步為營,從物資發送、接收、轉運,每一步都要很有默契,掌握慈濟精神、穩扎人文基礎。」
去年菲律賓風災後,慈濟推動以工代賑成效良好,上人認為這是比只發放物資更扎實的救助方法;若能在海地施行,不僅能幫助受災民眾生活,也能教育他們振作自立。
朱濟覺師兄表示,這幾天拜訪幾個慈善單位、孤兒院,都提到以工代賑方式,大家都表認同,泰巴爾社區貧童關懷中心將為此事召集開會,討論如何進行。
上人感恩大家在艱鉅困難中,仍以歡喜心做事。「期盼確實幫助受災民眾從困難中站起來,回歸純淨本性,重新邁步。」
深入法髓,本末通達
「法脈如人體血脈,唯有血脈順暢,才能從根本到枝末『一法貫通』。」即將南下高雄,上人臨行前與彰化區組隊座談,囑眾把握每一秒鐘,時時培養好心好念,廣行善事。「『秒』很短暫、『念』更快速,若能把握快速閃過的善念行善,一秒鐘即是永恆。」
上人言,每位慈濟人都在法脈中,要以法淨化人心無明。「無明會障礙自己及別人的道心,要走入靜思法脈,引法入心,用於菩薩道上。」
與人共事時,難免因習氣、見解不同需要相互調整;上人囑眾莫因人我磨擦起退轉心,受到別人磨練,要感恩對方讓自己成長。
「有人因家業、事業牽絆,有重重障礙,即使本身有意願也難以擔當重任。有福報者沒有外在障礙,只要調適時間就能投入,卻在心靈自我障礙,實為可惜。」就像末梢枝葉亦從主幹萌生,上人希望人人自許入法源頭,本末通達,才能栽培更多人才。
災難偏多的時刻,就是積極招募人間菩薩、淨化人心的時刻。上人期許慈濟人多用法水洗滌、去除無明,回歸清淨的人性本源。「水滋養大地生命,法水則滋潤心靈;法髓對於慧命,如同骨髓對於人體生命一樣重要。」
為救助血液疾病患者,慈濟推動骨髓捐贈,唯有與病患配型相符,才能進行骨髓移植。上人引以譬喻:「茫茫人海中,能與靜思法髓配對相符、又能傳續法髓而不排斥者,實為難得。莫以無明排斥法髓,要心寬念純∣∣心寬才能包容一切,念純則不輕易被傷害。」
彰化慈濟人在社區推廣靜思出版品、舉辦讀書會等,上人肯定能洗滌人心;也叮嚀推廣者須身體力行,提升自我品格,身教比言教更有力量。「心存好念、口說好話、身行好事,三好合一,才能建立延續慧命的法脈。」
提升品質,洗滌人心
為初入慈濟門的年輕學子舉辦的中區生活禮儀學習營,正於彰化靜思堂舉行,上人期勉慈青真正了解慈濟慈、悲、喜、捨精神。
「為人間平安快樂著想,是『慈』;『悲』即『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無私大愛。帶給人幸福、且感同身受人生悲苦而付出,就是『慈悲』;尚能歡喜付出,即是『喜捨』。」
「歡喜付出」與「歡喜享樂而恣意妄為」截然不同,上人囑眾莫只為自己一時歡樂,造成終身遺憾:「做事要運用智慧,不對的馬上改,對的勇敢去做。否則來人間做的都是錯事,將致終生遺憾。」
抵員林聯絡處,欣見菩薩齊聚,上人簡短開示:「有一方福田,須菩薩農夫耕耘,才能有收穫;聯絡處空間雖然不大,卻因大家用心付出而充滿道氣。」
上人以福慧紅包上的六顆稻穀,勉眾作一顆「福」的種子,力行六波羅蜜,鋪設菩薩道;招呼社區民眾同來聽好話、做好事,淨化心靈。
抵達高雄靜思堂,上人期許將入住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的原住民朋友,遷徙的同時,心靈也能有大轉變。「希望人人成為道德勇士,回歸純真智慧,將過去的文化提升為人文,由內而外改變,成就人品典範,讓大愛園區成為名副其實的人品典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