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2期
2010-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莫拉克風災重建
  甲仙地震關懷
  特別報導‧川震兩周年
  一句話的力量
  【慈濟四十四周年慶】
  人文新賞
  百川歸海
  發現歡喜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2期
  二十四日 人生地圖

 

◆4‧24《農三月‧十一》

【靜思小語】「經」就是路,如地圖般,為人指引生命方向;要邁開腳步,才能到達目的地。

純善無私,行人間路

行程匆匆,從台中北上經苗栗聯絡處,下午抵達新竹聯絡處。與新竹地區委員慈誠座談,上人嘆時間分秒流逝無可挽回,卻也能成就一切。
「即使時間匆促,若人與人之間合心而有默契,也能在短時間成就人間美善事;若團隊成員缺乏默契,時間再充裕也無法達成目標。」
針對即將來臨的浴佛典禮,上人表示新竹地區佛法昌盛,於此時更要展現佛教的真、善、美;浴佛真正的意義,是引佛法洗滌心靈的煩惱垢穢,接受佛陀教育且身體力行。
佛陀講經說法,為眾生指點迷津。上人說明:「『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就是路,如地圖般,為人指引生命方向。然只是口頭唸誦不能到達目的地,必須朝正確方向,邁開腳步前進。」
上人指出,正信佛教,不是拜拜求佛,而要吸收佛陀的教育。「佛陀明確告訴我們,人生『八苦』其中之一,就是『求不得苦』。求,要向自己求,也就是求知——知道人生方向、知道路要怎麼走。」
慈濟過去四十多年間,「為眾生」投入慈善工作,不分宗教、種族及國度,為苦難人群付出;上人慈囑,現在「為佛教,為眾生」當平行並進。
每年盛大舉辦的浴佛典禮,即是將佛教的莊嚴形象具體呈現、推展於人間;上人勉眾虔誠迎接佛誕節。「以純善無私之念,呈現莊嚴的整體之美,帶動社會人人戒慎虔誠、共同祈願風調雨順;合人人虔誠的心聲,能夠上達諸佛菩薩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