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2期
2010-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莫拉克風災重建
  甲仙地震關懷
  特別報導‧川震兩周年
  一句話的力量
  【慈濟四十四周年慶】
  人文新賞
  百川歸海
  發現歡喜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2期
  十四日 「知道」更要「做到」

 

◆4‧14《農三月‧初一》

【靜思小語】知道容易,了解且能身體力行「做到」,才是真功夫。

誠正信實,心地功夫

與文發處同仁談話,上人殷勉,走過四十多年「慈濟宗門人間路」,如今要同步彰顯「靜思法脈勤行道」。
「過去四十多年,慈濟『為眾生』而走入人間,不分宗教、國界,基礎已經建築穩固;如今仍以尊重心平等視眾生,同時宣揚佛法,讓世人廣知佛教救苦救難、用生命關懷生命的精神。」
從字面上「知道」佛法容易,要真正「了解」佛法,就必須多用心;上人期許同仁確實了解佛教精神。
「慈濟人間路,來自佛法精神理念。欲宣揚佛教,自我須先入法。不只是『知道』佛法名相,還要進一步『了解』意義與精神,理解後且能身體力行,如此才是真正做到『為佛教』。」
莫拉克風災後,慈濟人自動自發、付出無所求,輕安自在不邀功,上人表示,此即因心契合靜思法脈——清淨無染。
「靜思法脈是勤行道,要勤於在內心下功夫,所下的功夫就是『誠正信實』。」上人強調,修行,就是修習氣。「期待大家懷抱清淨心,切實做到誠正信實;且要自我調整習氣,以開闊的心胸,在人與人之間展現和氣,才能攜手力行慈悲喜捨的慈濟宗門。」

長養悲智,啟善循環

為助莫拉克風災受災鄉親永久安身,繼高雄杉林、屏東高樹大愛園區工程後,屏東長治鄉大愛園區亦將啟建;上人今晨前往用地看視,於工程會議中,聽取歐新通建築師報告工程規畫後,對眾開示。
有媒體大篇幅報導,高雄杉林大愛園區有許多「慈濟圖騰」,屏東霧台鄉原住民擔心入住大愛園區會喪失原有文化,因此發動連署「拒絕入住」。上人叮囑慈濟人要向會眾傳達正見——如杉林園區路名大愛、感恩、善解等,乃村民共同決議,這並非「慈濟語彙」,而是為人處世的座右銘;至於靜思語好話石刻,亦是住民自發性表達感恩心聲。
「有感恩心是好現象,因為有感恩心才有愛心。住戶藉此自我提醒也教育下一代——曾經遭遇無常災難,家園損毀,是十方善心人士以愛凝聚造村;既是回憶也是警惕。」
上人強調,慈濟一向付出無所求,永久住宅完工後就完全交給住戶。「連『我做了多少事情』的念頭都不要放在心裏。前腳走、後腳放,才能不受牽絆,持續前進。」
屏東慈濟人從莫拉克災後持續關懷受災鄉親,高樹鄉大愛園區工程啟建後亦日日投入,和鄉親緊密互動。屏東慈濟人聯誼會中,楊秀莉師姊分享,高樹新豐村有五個環保點,一位先生雖有僵直性脊椎炎,也帶著太太前來打掃;將要入住的伊秋馨女士發願未來要投入志工行列……
質樸的萬丹鄉後村黃讚發先生分享,全村有三、四十位環保志工,在村長夫人葉勝老師帶領下做回收;沒有受過學校教育的表妹阿萍,參與回收從不缺席,她在去年九月慈濟舉辦的祈福晚會中請回一個竹筒,每天省下部分早餐錢投入竹筒,存善款助人。
上人期勉慈濟人啟發人人的愛心、長養悲智。「好事多提倡,帶動更多人互助,才能啟動社會善的循環。」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