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 湛然心,愛化礙
◆4‧8《農二月‧二十四》
【靜思小語】要招別人的菩薩心,自己的菩薩心更要分秒守護。
心寂然,常澹泊
有些人鎮日憂愁,若問其心想何事、煩惱為何?卻道不盡、說不清,理不出頭緒。上人於晨語時間開示:「凡夫在複雜人群中,受欲念牽引,養成種種習氣;心起無明、自尋煩惱,遂輪迴於苦中。其實煩惱虛無、心境原來清淨開闊,唯凡夫自生煩惱污染心地,徒惹塵埃。」
佛陀為救度剛強、顛倒眾生,用種種方法引導眾生去除內心煩惱,使心地清淨。上人言:「心能受法、回歸本性,則能『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澹泊』——心靈湛若虛空,安然不動,澹泊無欲,了無煩惱。此開闊、適意、柔軟,安然自在的境界,即菩薩的心靈境界。」
莫遲疑,有法度
印尼巴東市去年強震釀災,慈濟人迅速勘災、賑災,感動了巴東市長,不僅於十一月底來台向上人致謝,也宣布十一月三十日為巴東市慈濟日,願成為人人有愛的慈濟市。
上人肯定巴東市長的智慧,知道民眾若有善心善念,政策推動才能順利,能守規矩、不犯法,則市政、國政方能平安。
雖然印尼是伊斯蘭教國度,仍開放無線電視頻道予慈濟大愛台,二十四小時以清流教育民眾。有位商店老闆娘自從收看大愛台,了解與大地共生息的理念,即提供自家店面作為慈濟環保站,帶動員工投入回收工作。
「大愛台能讓心靈清泉不斷湧現,啟動善與愛的循環。」上人欣言,也籲眾把握時機導人向善,日日菩薩招生。
「要招別人的菩薩心,自己的菩薩心更要分秒不空過。」上人表示,世間災難、人心苦難,範圍如此廣大,已無法等待,要用慈濟法去淨化人心。「人人都要及時提起警世的覺悟,再遲疑就來不及了!」藉由大愛台廣傳清流,淨化人心,才能「有法度」而「來得及」。
簡單說,發願做
慈濟人至海地賑災,兩個多月來輪梯接力、悲智雙運,身處惡劣環境仍心不退轉,以愛濟助同時以智導引,讓海地民眾發願付出助人做「菩薩」。
上人於藥師法會開示,那段期間,每天透過網路視訊與海地團隊連線開會,「深深感受慈濟人如《無量義經》所述,不忍眾生受苦難,作『不請之師』,甘願克服重重困難前往付出,令人感動。」
海地民眾不知有佛教,亦無從得知何謂「菩薩道」。上人感恩慈濟人以身示教,使當地人了解「菩薩」不只是讓人膜拜的塑像,更是人人可以身體力行、悲心感應而救度眾生的學習典範。
上人欣言,有幾位海地志工表示,感恩慈濟人將菩薩精神輸入海地,幫助別人的感覺很好,故發願也要做「好菩薩」。
「人生苦短,但是慧命永恆;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上人指出,唯有身體力行,自度度人,才能得法喜。
「人生之苦是苦於心念。即使外在物質缺乏、環境惡劣,若心能受法,即能轉化煩惱、矛盾與無助、無奈的心態;體會助人的法喜,心境就能脫離苦難。」
弘正法,鐫史跡
五年前南亞大海嘯,因人文志業不斷追蹤,得以留存完整故事,讓後世知道此時代發生此一大災難,有一群人間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教精神自發救助,不只發物資、建住屋,更轉變暴戾剛強的人心。
又如去年莫拉克災後,人文志業同仁忙碌至今未歇;人文真善美志工團隊更輪梯長駐災區、用心記錄寶貴史蹟,輔助人文志業。
「人文志業的使命不只是記錄,還要弘法、揚善、守護慧命。」上人於人文志策會開示,過去的足跡,成為時間累積的歷史,要用心留錄。
「慈濟人每一步都是不可抹滅、不可思議的人間菩薩足跡。大愛台每一則報導,都必須是能教育人人體知人間疾苦、啟發大愛的美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