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2期
2010-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莫拉克風災重建
  甲仙地震關懷
  特別報導‧川震兩周年
  一句話的力量
  【慈濟四十四周年慶】
  人文新賞
  百川歸海
  發現歡喜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2期
  六日 寧靜最美

 

◆4‧6《農二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心清淨,所感觸的一切都是美好境界。

柔軟伏剛強

佛陀在靈山會上宣講《法華經》之前,除了入於無量義處三昧,當下的境界亦有種種瑞相——「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上人於晨語續示《法華經‧序品第一》經文:「在場大眾聽了《無量義經》之後,靜定等待佛陀出定說法;大家當時的心境,應是莊嚴、寧靜,見到靈山會上花草樹木隨風搖動、花葉飄散的境界,連大地也同感歡喜而震動,又見佛陀法相莊嚴,更為攝心。」
香花柔軟,亦形容《法華經》妙法柔軟,能調伏剛強眾生心。「接受佛陀柔軟之法,在場所有人心境,已不再剛強,心境適意、柔軟。能使大眾剛強之心轉為柔軟,就是此法的妙用。」
除有香花瑞相與人人的心境相應,尚有「地動」與心識相應。上人解說:「大地震動的六種形式——動、涌、震、擊、吼、爆,非為地震,而是藉此震落、排除六根感觸六塵而引發的六識。唯有排除根、塵、識的影響與作用,才能證入無量義三昧;所以震動也有『驚怖諸魔、警覺放逸』之義。」
上人教眾,聞法要專心一意莫昏沈,或受種種煩惱魔擾亂心念。「心清淨,自然所感觸的一切境界都是美好的,即使風吹花落,也如天落香花般;用心、寧靜,就是最美好的境界。」

接力拔病苦

五個月大的菲律賓連體女嬰卡梅、卡梅麗,去年十月於宿霧大學醫院剖腹出生時,臀部相連、共用肛門,鉅額醫療費讓父母無法負擔,一家陷入苦境。經由菲律賓人醫會和台灣慈濟醫院以愛接力,三月底來到花蓮慈院治療。
院方連日來為小姊妹調養身體,為未來的分割手術做準備,並進行組織擴張術以養皮膚。上人於早會時提到這對連體嬰姊妹,感於貧病相依苦痛不堪,幸有慈濟人的善緣,使一家人的苦難有機會得解。
憶及二○○三年來花蓮慈院分割的菲律賓連體小姊妹「慈愛、慈恩」,如今已是可愛的小學生,一家生活安定。上人表示:「唯有愛心人,能讓窮困病苦人有得救機會。所以人人要多結好緣、多造福因,自能得貴人相助。」
菲律賓慈濟志業推展,以義診為先驅;十多年前在呂秀泉醫師等大醫王帶領下,開始至偏遠山鄉、貧苦離島舉辦大型義診,救拔無數人脫離病苦。去年七月,人醫會在甲美地省舉辦第一百一十五次義診,發現婦人瑪莉塔斯患有「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病情嚴重,必須轉診。
三十二歲的瑪莉塔斯因小兒麻痹行動不便,六年多前患此頑疾,益發自卑;一家五口靠丈夫打零工的收入已難餬口,遑論治病。幸有善緣得慈濟醫療協助,但這對夫妻仍決定自籌車資和旅費——賣了牲畜、又向親友借款,上個月前往馬尼拉,由呂秀泉醫師之子呂振茂醫師為其手術,成功割除困擾多年的頸部腫瘤。為避免長途跋涉、傷口照料不全,志工安排她出院後暫居修道院,由修女照顧,直到三月十五日返家。
「雖然宗教不同,愛是共同的。」上人感恩呂醫師父子的大愛傳承,以及菲國慈濟人與天主教修女的合作接力愛,展現人間美善。「救拔苦難不分宗教;大愛精神不斷傳承,世間諸多苦難人才有得救機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