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2期
2010-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莫拉克風災重建
  甲仙地震關懷
  特別報導‧川震兩周年
  一句話的力量
  【慈濟四十四周年慶】
  人文新賞
  百川歸海
  發現歡喜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2期
  開啟清淨蓮花心

◎撰文‧凃心怡

悠揚梵音響起,心蓮朵朵綻放;
人人提起覺知善念,為人間灑愛……

身為中正紀念堂浴佛大典策畫人,呂慈悅回憶第一年參加浴佛的慈濟人與會眾,總計僅有六千五百位參加,第二年增至兩萬人次,去年超過三萬人,今年突破四萬人次,其中會眾更是由五百增至兩萬人次。與會者包括總統、行政院長,十五國、二十多位駐台使節,以及各機關團體代表、企業家、各行各業民眾……「愈來愈多人知道,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是佛教盛事,有莊嚴的浴佛大典。」
佛誕節正如眾所知悉的耶誕節,皆是感懷「聖者誕生」的吉祥日。今年慈濟浴佛大典,除承續古今佛教徒「敬佛、淨心」的傳統精神,更在滌淨自心的基礎上,跨出開闊步伐,將佛法顯揚於世界。
證嚴上人教示弟子,要以最虔敬的心,不分國界、種族與宗教,廣邀各界共襄盛舉;希望透過浴佛,讓世人認識、進而尊重佛教,讓佛陀悲智的光輝照亮全球。
今年浴佛大典前三週——四月十八日,是法師彩排的日子;當天台北下大雨,來自不同道場、不同國家的法師們,人人戴起斗笠,穿上簡便雨衣,如期彩排。
「法師們在七層樓高的階梯上反覆練習,只要有人步伐亂了,就重新開始;整整兩小時,即使大雨打溼了僧袍,都不改其志,因為人人都將這場浴佛大典,視為傳揚佛法的重要使命。」慈悅感動地說。
去年馬英九總統也蒞臨盛會,得知現場有包括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各國使節、企業家、軍警、醫護、教育等各行各業人士參與,總統讚歎:「好莊嚴!這些人是怎麼來的?」
「不是我們去『找』人來參加」,慈悅報告馬總統,上人要弟子們將佛法帶入人間,平常與各行各業互動,以精進心愛灑,培養出為佛教、為眾生的感情,「他們是被愛引領出來的。」
「太感人了!」馬總統短短四個字,也是肯定慈濟四十四年來「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的精神。

「為佛教」,
自許更接近上人理想

今年中正紀念堂浴佛典禮會場的整體設計,經過三十一次修改,終於聚焦出「菩提大道直」意念。這份藍圖其實源自上人開示:「菩提大道直。期許人人走入慈濟世界,皆擁有一顆清淨蓮花心。」
兩萬名慈濟志工分別身著藍天白雲、灰天白雲、慈青制服,以及由寶特瓶回收的再生紗製成的綠白兩色環保衫,排列成慈濟蓮花標誌及菩提葉造型。「要形成完整的圖騰氣象,不能缺少任何一個人,否則就像上人所說『菩提葉被蛀了個洞』,無法成就和諧莊嚴。」
慈悅更強調,身穿綠、白色環保衫,象徵人人都是愛地球、減緩地球暖化的代言人,傳達「與地球共生息」的信念。
「我一直在揣摩上人所說的『為佛教』,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境界?」慈悅說:「原來是要讓會眾體悟佛法的清淨與品質,進而讓清淨無染不止在於心,更能力行於外。」
慈悅曾在上人著作中讀到一段話:「我永遠把理想放在遠方,將腳步落實現在,能做多少算多少。」多年來,她策畫「浴佛」大典也是秉持這分心,期望自己一年比一年更接近上人的理想。
「我常想,等我到七十歲時,佛誕日會是怎樣的盛況?這也是將我往前推的動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