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4期
2010-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環保二十年
  特別報導‧莫拉克風災週年紀念
  醫海慈航
  一句話的力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六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4期
  【物命復健師】 它沒壞 只是「欠修理」——廢電器再發聲

◎撰文、攝影‧徐鄭彩芳

不忍見許多小家電功能尚完好、卻被丟棄,
無師自通的莊清井,以微弱視力讓它「起死回生」,
也振作自己病苦的軀體,讓生命重新發光。


位於彰化市郊的寶廍環保教育站,四野望去盡是綠油油的稻田與菜園。每天中午,這個田中央的環保站總是飄著飯菜香,師兄師姊像家人般親切招呼著。

近午時分,就著鐵皮屋窗口灑下的陽光,莊清井雙手摸著回收音響零件,一一試著各個按鍵。走路一跛一跛的他,每天來環保站報到後,總習慣到廢棄電器用品區尋找可再利用的電池和收錄音機,逐一檢測,讓它們「起死回生」。

看他熟練地拆解床頭音響,檢查按鈕,看看還有哪些功能堪用,很難想像他是位兩眼弱視、左耳失聰,領有重度殘障手冊的人。

雖然每次都要把東西靠得很近才能瞧仔細,但未受教育的他,每當修好收錄音機後,還會附上簡單的操作說明,並在按鍵貼上功能、標上價錢,再拿到環保站義賣。他自信的說:「都可以試聽,還有售後服務!」

無師自通,用心就是專業

「我是二○○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第一次去自強環保站,跟著環保車去回收資源。」莊清井牢牢記著,那時他退休後閒閒無事,朋友載他到彰化分會表明要當環保志工。「過沒幾日,環保幹事趙錦綢師姊打電話來,從此我和慈濟結上好緣。」

從小對電器有興趣,莊清井對音響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特別喜歡整理廢電器。二○○八年寶廍環保教育站成立後,他週一和週五到自強環保站找可回收的廢電器,週二至週四便到寶廍環保教育站檢修廢電器。

一次隨志工到高雄喜捨環保站參訪,莊清井發覺導覽志工身上的麥克風音質似乎不太穩定,經了解,得知環保站內的麥克風和音響都是回收來的。「當下決定要來整理音響電器用品,若有人來參訪或上課,能提升環保站的教育功能。」

問起弱視的他如何克服視力困難作做檢修,莊師兄自信的說:「我沒人教,單靠自己用腦、用心摸索。因為常修理,雖然許多按鍵都是英文字,但只要用手觸控過,就能知道功能。我想這都是佛祖安排,讓我在慈濟環保道場裏發揮功能。」

除了維修電器,莊清井還會仔細挑揀沒生鏽的廢電池,用儀錶一個個測試,只要還有一半電量,他就清理回收提供義賣。

莊師兄說:「現在的人很浪費,能用的東西隨手就丟,如果不用心回收,我們的地球會污染得更嚴重;為了給下一代乾淨的地球,環保回收不能不做。」

了解因果,忍痛盡力做

也許是十多年前在電鍍工廠工作,從早到晚穿著長筒雨靴,電鍍藥水浸入靴中不自知;近十年來,莊清井的腳踝處紅腫潰爛,經三次手術植皮,又試了許多方法都無法癒合,每天需靠吃止痛藥緩解疼痛,有時還需依靠柺杖輔助走路。

「今天如果未受證慈誠,我可能只會留在家中休養;但現在我是上人的弟子,了解因果觀,我就當做是還業障,忍痛盡全力來環保站歡喜做。」

莊清井認為環保站是修行道場,「我在這裏維修音響,能延續物命;用來播放慈濟歌曲、上人法語,讓環保志工每天接受上人慈悲精神滋潤,就好像在道場共修;社區人士前來參訪,也因此更了解我們是真正落實環保、愛物惜福的團體。」

看著莊清井以單純心在一方認真付出,志工曾漢儀感動地說:「我患有腎結石,痛起來什麼事都不能做;莊師兄領有殘障手冊,瘸著腳走路,卻每天忍痛來付出。這種堪忍的精神,是我學習的典範!」

                                                                   ●

回收音響再度發聲、二手電腦再度運作、故障電扇重新帶來陣陣清涼……慈濟環保站志工用心就是專業,讓無數廢棄家電再度發揮功能,也在一個個惜福機緣中,讓物命不斷延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