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修除習氣,開闊心境
◆3‧26《農三月‧初五》
【靜思小語】修行不是求佛保佑,要依從佛陀教導自我改變、修除習氣。
護念己心,救生護生
來自廣東、廣西、海南三省五地一百一十五位見習志工,排除萬難返臺尋根,於圓緣典禮分享心得。上人感恩大家雖然距離師父遙遠,心都很貼近。
「只要有心,就沒有困難;只要緣深,就不怕緣來得遲。」上人表示,慈濟在大陸耕耘二十多年,一路走來艱辛,如今粒粒種子成熟,希望菩提種子穩定成長,再生無量種子。
「在此一大時代,有發達的科技、便利的生活,是人生之福;但是人們容易沈溺享樂,因貪欲而造惡業,衍生許多災禍,也很令人擔憂。」
上人提醒,修行不是求佛保佑平安,而是依從佛陀的教導,修除習氣、自我改變;要以身作則護念己心,帶動人人愛護世間生靈,尊重生命。
「與人共事難免會因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做事習慣而意見相左,必須不斷調整自己,讓整體腳步合齊,才能完成美善之事。要保持清淨初發心,莫因人亂了己心。」
凡夫貪欲深重、心念複雜,有八萬四千種煩惱;佛陀開八萬四千法門對治,應機說法,調適眾生的心。上人期勉大家以虔誠的心「入經藏」。
「真正『入經藏』,是讓心靈受法水洗滌,改除習氣、開闊心境,於人我之間不再斤斤計較。人心調和,社會才能平安祥和;人人降低欲念、發揮愛心,就是天下之福。」
有志一同,擴善效應
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先生、省臺辦陳國興主任等一行人入精舍拜訪。大陸生活水準漸高,環保問題隨之浮現,朱副書記表示,慈濟的環保經驗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唯有人人深植環保觀念、落實日常生活,才能改善環境污染與垃圾問題。」上人分享,臺灣有七萬多名慈濟環保志工,環保站遍布各社區,規模較大的環保站兼具教育功能,宣導惜福愛物、保護大地的理念。
「要貫徹環保行動,須從淨化人心開始,引導自愛、愛人,少欲知足而勤儉惜福。期盼更多人有志一同疼惜大地,發揮愛心為天下苦難眾生付出,在全球帶動起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