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2期
2015-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世間
  慈善臺灣
  阿板薰法香
  助人線上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2期
  四月六至七日 順理而行

4.6~7《農二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順理而行, 才能一路平安、一生幸福。

人心有法,人間有愛

智利北部阿塔卡馬地區,是全球最乾燥的沙漠地帶,上星期卻連降數小時暴雨引發洪災,死傷慘重,數千人無家可歸。此外,安地斯山積雪融化亦引發土石流,沖毀道路和建築物,兩千多人棲身在緊急收容中心,受災民眾高達三萬人。

「最乾燥的地區,竟然洪流滾滾,讓人怵目驚心!」早會時間,上人感嘆人生無常,氣候反常,意外瞬間發生,無法預料。

「能平安,就要虔誠感恩,且要心寬念純,以愛待人。要用心珍惜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更要珍惜社會的祥和平安,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誠之情誼』。人間平安吉祥,人人才能擁有幸福人生。」

臺灣西部乾旱缺水,人人渴盼天能降雨。《法華經‧藥草喻品》:「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形容充沛的雨水滋潤山河大地,讓樹木、花卉、小草以及五穀雜糧等作物,都得到充分的滋養。

「乾旱大地需要雨水滋潤,乾燥的心地也需要法水潤澤。無明心火,讓心地燠熱糾結;法水能滋潤心地、滋長慧命,舒緩五陰熾盛之苦。」

上人勉眾,以法水洗滌無明煩惱,轉惡念為善念。「人心有法,調和對立、緊張的關係,人間就能有愛。」

 

幸福人生,用愛創造

二○一三年十月起,慈濟陸續在花蓮五個鄉鎮部落推行「長者幸福共餐」;由慈濟提供廚具與經費,讓部落居民煮食,供應獨居、行動不便的長者共聚用餐。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九成居民是阿美族人,大多務農維生。太巴塱部落幸福共餐計畫於去年七月推行,萬鎰泉夫妻是部落裏少數的壯年人口,過去看到老人家早餐沒得吃、午餐只能靠麵包果腹,非常心疼;得知慈濟推行此計畫,自願承擔煮食工作,並號召族人打包送餐,每週五天、一天兩次,讓二十多位長者到村長家中用餐。

「看見人與人間以愛溫馨互動,讓人安心,也感受到社會的祥和之氣。」上人表示,老人家體力、腦力退化,身體也難免有病痛,不只需要家人用心照顧,也需要有更多人投入老年照護。

慈濟除了供餐護老,也在部落推動「以茶代酒」,並協助村民修繕住家,保障長者或病弱者的居家安全。上人欣言:「幸福人生,要用愛創造。期待人人以平和之心,不分宗教、種族,合和互協、發揮愛能量,共創祥和人間。」

 

珍惜物命,珍惜人情

近年全球水資源吃緊,七日早會,上人教眾,聞法珍惜點滴法水,日常生活也應珍惜淨水。

「水,是世間的大生命。大地無水,眾生無法生存;同理,人心也不能缺少法水滋潤。人心有法、順理而行,即使道路坎坷難行,也能心平氣和走過坎坷、走上平坦,而能一路平安、一生幸福。」

在臺北天母,一對菲律賓籍夫婦一家五口棲身老舊公寓裏,靠勞力養家餬口,二○○九年先生工作時腰椎受傷,一家生活陷入困境。六年來慈濟人定期探訪,發現三個孩子在校學習出現障礙,於是帶領他們參加新芽課輔班,由志工輔導課業,也教導生活禮儀;如今孩子的成績明顯進步,與父母互動愈佳。

在板橋,一位泰籍婦女全天照顧癱瘓的先生,還要撫養兩個孩子,非常辛苦。年長的慈濟志工將她當成女兒般照顧,她有心事就會跟「慈濟媽媽」說;志工也帶她的小女兒參加慈濟課輔班。男女主人心懷感恩亟思回饋,太太因此投入慈濟環保志工,全家更日存點滴,成為定期捐款的會員。

上人感恩慈濟人在各地扶助貧病困苦,也在人心播法種,安定照顧戶的身與心。

「人生無常、苦難偏多,平安時要懂得珍惜——不只珍惜物命,也要珍惜人與人之間『誠之情誼』。與苦難人建立真誠情誼,進而帶領人人走上善的方向,就是真正造福人間。」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