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2期
2015-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世間
  慈善臺灣
  阿板薰法香
  助人線上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2期
  四月三至四日 謹慎內觀

4.3~4《農二月‧十五至十六》

【靜思小語】把握善念,息滅惡念。

斷惡行善

四名索馬利亞青年黨激進成員,為了報復肯亞參與「非洲聯盟」圍剿該組織的計畫,四月二日闖入肯亞加里薩一所大學掃射,造成師生一百四十七人死亡、七十九人受傷,是肯亞二十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恐怖攻擊。

早會時間,上人感嘆,世間一切善惡現象,都起於人的心念,不可不慎。

「持續付出無私大愛,點點滴滴的善累積起來,可以讓人間充滿溫馨幸福。反之,隨心所欲,惡言隨口而出、惡事隨手而做,不斷複製愛恨情仇,點點滴滴的惡累積起來,會造成彼此爭鬥、衝突對立,導致不可收拾的災禍動盪。」

以環保為例,上人表示,不捨林木被大量砍伐,二十多年前呼籲慈濟人從紙類回收開始做起,讓珍貴的資源能循環再利用;之後又感於大量廢棄的塑膠製品,掩埋難以腐化,會污染大地與水源,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於是志工開始回收塑膠瓶、寶特瓶、塑膠袋等。

「二十多年來,慈濟環保志工日日揮汗付出,身體力行帶動大眾提升環保觀念,珍惜大地資源、讓物命循環再生。」

上人以此教眾,「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不要輕視小小的動作,隨手亂丟垃圾,累積起來會造成難以解決的大問題。舉手做環保,身體力行做出典範,就能帶動大家學習效法。」

 

付出大愛

慈濟志工張鴻才,長年守護宏都拉斯苦難人。感於許多窮人生病無力就醫,三月十五、十六日與美國慈濟人醫會合作舉辦義診,兩天服務逾千人。

四日早會,上人感恩慈濟菩薩網綿綿密密,廣被天下,如同密雲彌布,可以遮擋炎熱的暑氣、遍灑清涼。

「人心不調和,無明煩惱引發戰禍;氣候不調和,瞬息無常威脅生命。天災人禍都使人受苦受難;幸而在無常苦難中,也能感受溫暖人間情。」

上人言,愛的能量不分種族、國籍,能突破空間阻隔:「大醫王遠道而來,助人者與受助者皆大歡喜,這就是人間最美的風景!」

臺中沙鹿鄧先生一家人,三月到馬來西亞旅遊,鄧先生遭停在斜坡上的遊覽車碾壓當場死亡。吉隆坡慈濟人立即前往關懷,陪伴家屬處理後事;家屬返臺後,沙鹿慈濟人接力膚慰。

「慈濟人一路的陪伴與幫助,都是出於『覺有情』的菩薩心。要將這分菩薩長情、清淨無私的誠之情誼,在人與人之間連結得更綿密。人人以開闊心胸互愛互助,天下就能祥和平安。」

在臺北,計程車司機楊先生為了照顧中風的太太,無法外出工作,靠舉債度日。慈濟訪視關懷後,給予急難補助,並列入長期照顧、提供孩子助學津貼。七年來以愛互動,與楊家人建立溫馨情誼。

「一念之間,可以起無明,擾亂自心、擾亂他人;也可以啟發善心,輕安自在、造福人群。人間最可貴的,就是付出無私大愛;以愛帶動人人互愛互助,社會才能穩定祥和。」

上人教眾,謹慎內觀心念生滅。「把握善念,息滅惡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