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至二十四日 付出無量,福無量

1.23~24《農十二月‧十四至十五》
【靜思小語】「布施」真誠助人;「愛語」說話如法;「利行」利益眾生;「同事」以身作則。
做環保,救地球
美國加州四十四歲的大猩猩可可(Koko),一歲開始學習手語,至今已學會一千個手語單字,也能聽懂兩千個英文單字。保育機構為可可錄製手語影片,只見牠比手畫腳說:「我是大猩猩、我是花、動物,我是大自然。可可喜歡人類,也喜歡地球,但是人類笨笨,讓可可很難過。時間緊迫,快救地球、幫助地球、保護地球,大自然正在看著你,謝謝!」
與馬來西亞實業家談話,上人教大家將可可這段話帶回居住地分享,帶動人人提起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連猩猩都關心環保,人類更要關心天下事、結合力量淨化人心,地球的未來才有希望。」
科學家預測未來全球氣候變化將愈來愈劇烈,但是各國以經濟利益為先,無法謀求節能減碳的共識,也無法起於行動有效減緩環境與氣候惡化。
上人感嘆,環保是天下大事,地球的未來取決於人類現在的作為;「希望地球平安,大家要提起使命、下定決心,為全球眾生付出。」
在臺灣各社區的環保站裏,有許多高齡志工無論冷熱晴雨,天天用心、用愛回收資源、為大地付出。此次行腳到豐原,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菩薩分享,即使不小心跌倒受傷、坐著輪椅,也要天天來做分類。上人肯定環保志工為大地、為人群付出的一念心很虔誠。
「眾生皆有佛性,但是在所有動物中,唯有人類無所不會,也無所不要,造作了深重業力;人類覺醒,地球才有希望。」上人籲請慈濟人加快淨化人心的腳步,帶動人人做環保、救地球。
戒定慧,行四攝
臺中靜思堂歲末祝福典禮,上人欣見慈濟大家庭再添丁,也欣慰資深慈濟人精進不退轉,勉眾秉持佛心師志,延續大愛長情。
「佛陀說法度眾,是為了讓眾生了解天下道理;而天下苦難偏多,唯有人類互愛,才能離苦得樂。」上人說明,要與人和睦共處,須善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用真誠的心助人,付出金錢,還要付出力量;「愛語」:說話應如說法般謹慎,說有益人心的話,避免不經意的一句話傷人;「利行」:做利益眾生之事;「同事」:以身作則,帶動大眾同受法益、同行菩薩道。
臺中志工薛淑貞師姊分享,三十多年前投入慈濟後,從自己開始,已帶出十五代受證慈濟人、逾四百位委員,大家一棒接著一棒,不斷傳承菩薩大愛。
上人讚歎師姊「一生無量」,一人接引多人,為人間增加無量菩薩,增添無量福;「人人發揮淨化人心的菩薩良能,就能讓社會不斷湧現好人。」
佛陀在《法華經‧化城喻品》中談及,自己在久遠的塵點劫前就開始修行、度眾生;看遍了眾生相,了解眾生剛強頑固,因此發願生生世世前來人間。上人期許座中慈濟人:「身為佛弟子、發心立願行菩薩道,遇到有緣眾生,要提起愛與耐心陪伴,以身作則去感化。」
慈濟志業由慈善起家,五十年來以愛救助苦難,也以耐心陪伴苦難人。上人言:「大家既已發心立願投入慈濟,就要不怕麻煩,以『誠之情誼』為苦難人付出心力。」
上人叮囑,「誠、正、信、實」是慈濟人的精神理念,也是行事原則;除了行善造福,且要以身作則教之慇實,邀請人人共同造福,讓人間有福而富足。
「法脈是精神,宗門是力行;傳承法脈、鞏固宗門,都離不開大愛長情。」上人勉眾修持戒、定、慧;有戒才能定心,心定才能增長智慧;「期待人人聞法不漏失,鞏固靜思法脈,讓慈濟宗門在人間長久發揮良能。」
臺中慈院歲末祝福中,醫療團隊的經藏演繹充分展現「四攝法」。上人表示,大醫王以震撼人心的力道,穩駕「大慈航」,努力突破重重難關,傳達大船師渡眾到彼岸的發心立願與真情。
「只要人人恆持剎那初心,提起夸父的堅定、佛陀的大捨,就能匯合眾人愛的能量,成就利益天下眾生事。」上人感恩各地慈濟人在每一場歲末祝福典禮中,都以合齊的演繹、堅定的發願,表達出至誠的心志。
離開臺中靜思堂,在嚴寒冷冽的天候裏北上,於午後簡短繞視臺北分會後,一路火車返花,於近晚時抵精舍,常住二眾接駕,圓滿今年的歲末祝福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