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 身心齋戒,就是虔誠

8-12《農七月‧十七》
【靜思小語】發自內心戒慎虔誠,發揮愛的能量利益眾生。
齋戒最虔誠
伊波拉病毒疫情引發西非各國恐慌,並在歐美、亞洲國家出現疑似感染案例;加薩走廊炮火不息,敘利亞、伊拉克動亂不止……
面對大、小三災接連不止,人心冀求平安。早會時間,上人教眾,求平安就要自我祝福——發自內心至誠祈禱,發揮愛的能量利益眾生。「心無欲念,愛護天地萬物,身心齋戒最虔誠。」
過去農業社會,民眾生活普遍貧窮,唯有年節祭祀後才有魚、肉可吃;現代人生活富裕,天天大魚大肉,年節祭祀更為鋪張。上人感嘆,眾生欲念、習氣難除,人口暴增,殺業更重,多少生命因此而犧牲?
「大快朵頤之時,可曾想過動物被宰殺時血淋淋的畫面、聽得到牠們的哀號?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殺生、造業,人間因而累積愈來愈深重的共業。」
「齋戒,首要除心欲。」慈濟人長年推動素食,呼籲大眾尊重生命、普愛天下眾生;農曆七月期間,志工更深入社區宣導「吉祥月」的正信觀念,倡導不殺生、不燒紙錢、保護大地、愛護生靈。上人肯定,只要人人了解道理,啟發愛心,不再無知造業,人間災禍才有平息的希望。
安住在法源
「與人共事,心要寬、思考要細膩,要多為別人考量;打開心門,讓對方感受舒坦又能發揮良能,才有辦法帶人也帶心。」
與精舍出家眾及清修士談話,上人教導,靜思精舍是慈濟的法源,唯有法髓健全,法脈才能世世代代傳承。
「法脈如果沒有源頭、法髓如果乾涸,宗門將無以為繼。為了傳續法脈宗門,需要很多人共同投入。」上人致勉常住眾要放寬心胸與眼界,讓人於此修行道場安住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