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4期
2013-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慈濟援助菲律賓風災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同個屋簷下
  見證人生真善美
  人醫之愛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天涯共此情‧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十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4期
  十六至十七日 有佛心,法入心

◆10‧16~17《農九月‧十二至十三》

【靜思小語】有佛心、法入心,才能通達慈悲、智慧的覺海。

領眾之道

與清修士談話,上人教導,修學佛法沒有訣竅,唯有慈悲;要修慈悲,心要寬容,才能立大願;心地不寬容,存有人我是非的色彩,不是英才,是庸才。

「師父將靜思法脈的傳承,寄託在出家修行的弟子身上;慈濟宗門的傳承及弘揚,則寄託在清修士身上。大家要持續成長,扛負傳續志業的重任。」

上人致勉,待人接物、言行舉止都要謹慎,顯現出慈濟宗門典範;與人應對,則要用感恩、尊重、愛對待人人。

「要『統理大眾』,須先『深入經藏』;要『深入經藏』,必須『體解大道』。皈依佛,要有佛心;皈依法,要打開心門引法入心。有佛心、法入心,才能通達慈悲、智慧的覺海。」

清修士要承擔慈濟宗門的任務,除了皈依三寶,還要實際投入人群做事。上人致勉,在人群中吸收法,還要分享「法入心」的法喜心得,凝聚合和互協精神,領眾朝著正確的生命方向成長。

醫療「神功」

十七日早會時間,上人分享廈門楊曉東先生即將出院的好消息。原本身軀變形接近對折、髖關節變形七十度、脊椎變形一百四十度的曉東,今年五月在慈濟人協助下跨海求診,於花蓮慈濟醫院歷經五次手術,而今已能抬頭挺胸站立,即將返回家鄉。

三十一歲的曉東,十七年來蜷曲著身體,骨骼組織已定型,醫療團隊用智慧分析、設法,以豐富的醫療經驗,細心為他開刀;如今他的身體逐漸打直,不需旁人攙扶就能站立,心情逐漸開朗,不但會背誦《靜思語》,還唱慈濟歌曲表達感恩。

陪同曉東來臺就醫的媽媽朱金釵女士,也在慈院醫治原本在家鄉車禍受傷的左腳,六月一日重新接骨,傷處順利癒合,已放掉拐杖步行;曉東住院期間,她一有時間就當志工回饋——除了到環保站付出,偶爾也回精舍揀菜、當福田志工。

上人以「觀身不淨」教眾,人生無常,身體稍有異常,人生也將因之變形。「感恩大醫王不只療治曉東的身體,更療治他的心理;過去他的心靈封閉,與人應答都會遮住臉,現在不僅身形恢復、重拾人生功能,還能鼓勵病友。這是愛的醫療『神功』,實是寶貴的生命教育。」

八法一心

四大志策會中,上人表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是「四大一體」、「八法一心」,就如每當國際間發生災難,醫療志業緊跟慈善志業腳步,參與國際賑災義診、扶助受災人,讓受盡苦難折磨的生命重拾希望。

「經由慈濟人引導,開啟窮困人心靈財富;雖然生活依舊貧困,心靈轉貧為富——富有愛心、願意無私助人,就能在人與人之間相互扶持。只要有佛心、立菩薩願,人人都是救人的菩薩。」

上人感恩四大志業皆有慈濟人來「護法」——除了在慈善工作上用心付出,也以身作則傳承慈濟人文。「身在慈濟大家庭中,期待人人將慈濟事當成是自己的家務事,合和互協,為天下人承擔天下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