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4期
2013-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慈濟援助菲律賓風災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同個屋簷下
  見證人生真善美
  人醫之愛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天涯共此情‧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十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4期
  十五日 當鑽石,莫當粗石

◆10‧15《農九月‧十一》

【靜思小語】要當鑽石,自我磨練;莫當粗石,處處磨人。

大愛如水

馬來西亞分會濟緣、濟旌師兄等人陪同企業家陳國平先生家族來訪,上人表示,慈濟人文實難述說,必須親自投入才能體會。「人文是一種人格教育,慈濟教育首重生活教育、道德教育,讓孩子學會如何待人處事,做好人、做好事,這才是真人文。」

上人談及,濟緣師兄及其家族長年在馬來西亞深耕慈濟志業,加上在地有許多愛心人支持,所以能在慈善、醫療工作上發揮大良能,也帶動出許多志工,啟發大家擁有心靈財富、願意付出助人,對社會有正面的教育。

馬來西亞是多元種族國家,慈濟人在當地推動「百萬好菩薩」運動,上人稱許這是一個與不同種族居民互動、交流的機會。

「大愛如水,不論是江水、河水、井水或海水,點點滴滴匯聚,就能發揮功用。要以平等心看待不同種族者,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以感恩、尊重、愛帶動起善循環;人心祥和,社會才能平安有福。」

隨方就圓

與桃園資深慈濟人談話,上人致勉,對的人向錯的人說對不起,這是修行的功夫。

「慈濟團體是修行道場,做事難免因各自立場與想法不同而需整合,若人人堅持己見,就會造成僵局;反之,人人各退一步,所有衝突、不快就能消弭於無形。」

上人勉眾,要在人群中磨練心性,把自己磨練成鑽石;若總認為別人處處針對自己,讓心靈深陷煩惱痛苦,就會成為磨人的粗石。

「在師父的心目中,每一位慈濟人都是寶貴的鑽石。資深菩薩要替師父招呼每一位志工,安住人心;法親互愛,才能真正安穩慈濟的根。」

上人稱許大家認真投入、做得辛苦,讓社會大眾肯定慈濟是單純、清淨的團體,亦教導要如法修行,學習水「隨方就圓」的特性,無論身處什麼環境都能適應,且能與人合和互協,讓道場充滿道氣,才能接引更多人願意加入人間菩薩行列,福慧雙修。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